应为“免费村支书”的“任性”点赞!(2)

应为“免费村支书”的“任性”点赞!(2)

何必习惯性质疑“免费村支书”

2月4日,被誉为“免费村支书”的河北永年县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宋福如又给乡亲们置办年货了。全村每人都领到一份丰厚的年货,为此宋福如自掏腰包220多万元。对此,许多人竖起大拇指点赞,却也不乏各种质疑和嘲讽。

这是宋福如连续6年为村民置办年货,实际上他还免费为村民体检,让全村人免费享受新农合,为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等等。按理说,这足以表明其公益热心和诚意。不过,现在似乎有一种现象,可以笼统称之为“习惯性质疑”。例如,看到有人做慈善就认为是作秀,只要是富人就认定有原罪,乃至于听说有官员不贪钱就视为外星人。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虽说这种“习惯性质疑”,确实有其社会根源,比如人们在报纸上、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丑陋现象,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道德沦丧、违法乱纪的事例。但说到底,这更多是对社会负面信息的“偏颇吸收”,以及对其效应的无限放大。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容易产生类似于“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思维错觉。

那么,有没有可能存在宋福如这样致富思源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社会历来就有这种泽被乡里的传统。在传统社会,富人在乡里举办义学、设立义田乃是一种惯例。宋福如有一句名言:“企业归我所有,我归家乡人民所有。”这可视作是上述乡村传统的一个现代阐释。

何况,宋福如不仅是一个村官,还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实业家,近年来又投入巨资在老家发展旅游业,此外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无论从身份、实力还是名誉来讲,他都有能力和动力去做这些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的善事。拔一毛而利于天下,何乐而不为?做这些善事未必就有多少功利性,也不一定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复杂。

退而言之,倘若目前没有证据认定宋福如做善事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连合理猜测的基础都缺乏的话,就不能武断地下什么结论。随意否定一个人,不仅可能有悖于事实,而且可能伤害到一个好人。试想,一旦宋福如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对他的所有质疑和攻击岂不是意味着极大的不公?假如就像有些人所认为的,这个社会已经糟糕透了,岂不是更有理由去维护和珍惜那些美好的事物?

相对于质疑“免费村支书”,该如何保护好人不被冤枉,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对此,公众要做的是保持善意,坐等真相;对于当地来讲,在企业行为和基层干部之间建立一道制度“防火墙”,提高村组织运作的透明度,也有利于澄清事实;至于媒体,不妨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与还原宋福如及其所在村组织、企业的更多真实情况,这样公众也才能加以客观评判。

“免费村支书”质疑背后的期待

“免费村支书”的做法得到众多网友“点赞”,人们感概和钦佩能有这样一位好支书。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此举是否存在贿选、贪腐、作秀嫌疑。事实证明,这些质疑是站不住脚的,为此网友尹宏怡在人民网刊文《拨开“免费村支书”百万年货背后的“疑云”》,对相关质疑一一给予回应。

透过这一事件,在网上不时爆出“小官巨腐”、干部“作秀”等新闻的时候,网友对“免费村支书”的质疑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然而面对各种各样负面信息的冲击,一些人也会产生“习惯性质疑”,自觉不自觉地在放大负面信息的心理影响,“习惯性质疑”更多是对社会负面信息的“偏颇吸收”,无限放大。随意否定一个人,不仅可能有悖于事实,而且可能伤害好人。公众要做的是保持善意,坐等真相。其实,宋福如连续6年为村民免费置办年货,真心实意想给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的做法,以及广大群众的连连称赞是对质疑声最好的回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众对一些现象发出质疑不是一件坏事,对干部、对工作都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会“拿着不是当理说”,大多数公众还是会理性看待问题,心中充满正义,有一把良心的尺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有人在公众的质疑声中倒下了,因为他们真的在搞“花拳绣腿”,真的在欺骗群众。党员干部面对质疑如何保持淡定,破解质疑的最好方法就是“实干”,赢得群众掌声的最好办法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真相”。

有人说宋福如有钱就是“任性”,老百姓需要更多像宋支书这样带着感情为农民服务,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干部,这才是公众质疑背后的真正期待。

为“免费村支书”的“任性”点赞

宋福如免费为乡亲送年货的事迹一出,迅速在网络传播并引发热议,点赞者有之,认为他是致富不忘乡亲的好村官;质疑者有之,怀疑所花费用的来路,更有网友调侃称:有钱就是任性。的确,这位有钱的全国人大代表,没有豪车、豪宅,甚至连市区的房子也没买,却任性地拿出百万为乡亲们备年货;这位有钱的六旬老人,不抽烟、不喝酒、穿得“土得掉渣”,却任性地投资亿修建广府古城;这位有钱的民企老板,不为子孙后代留财富,任性地要把首富变为首善。我认为,正是这种“任性”让他的农民本色显露无疑,正是这种“任性”让他带领乡亲们共同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相比于那些富起来就开名车、穿名牌、买豪宅的“土豪”们,宋福如的任性显那么弥足珍贵,不仅令乡亲们竖起大拇指,我都忍不住给他点个赞。

村官,本不是啥官,甚至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然而,他们却是离老百姓最近的那个群体,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基层群众。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席卷农村,一些村官却忘记了自己为民服务的本职,不顾乡亲死活,只顾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物质利益,甚至出现了“私分征地款”的广州某村官,这样的人,不仅仅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终究会受到百姓的唾弃。而像宋福如一样,致富不忘乡亲、保留农民本色的村官,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村官,透过乡亲们满意的笑容可以看见,只有真心为民的村官,才会受到支持与肯定,才会获得人民点赞。

时至今日,无论是从人口总数还是所占比例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中,农民依然是“主力军”,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将直接决定我们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急需一批像宋福如一样“任性”的“领头雁”,一心带领农民兄弟共同致富,才能让农民真正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受益者。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