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毕业生青睐冀企(3)

京津冀协同发展 毕业生青睐冀企(3)

摘要:2015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2日在石家庄学院南校区开幕。本次招聘会入场招聘企业为2147家,提供就业岗位大约4.1万个,首日的进场求职人数约8万人次,截止到2日下午3时河北人才网浏览量达50万次。记者发现,2015年河北省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数约为31.7万人,比2013年、2014年都有所减少,这对于正在求职的河北高校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2015年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开始关注河北的企业。多数毕业生都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是河北的重大机遇,选择留在河北的求职者也越来

就业报告

河北省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

动物科学、科学教育等五个本科专业就业率100%

记者2日从河北省教育厅了解到,河北省日前发布了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1日,河北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32610人,比2013年增加2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461人,本科毕业生19300人,专科毕业生11849人。已就业人数25528人,初次就业率为78.28%,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53.80%,毕业本科生就业率为78.93%,毕业专科生就业率为80.25%。就业率总体比去年有所下降。

据了解,此次统计涵盖河北省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培养院校共计17所。按性别统计,河北省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80.23%,男性毕业生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19.77%,女性毕业生人数大大高于男性。根据统计,2014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五位的专业是动物科学、科学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园林、植物保护,就业率都为100%;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舞蹈学、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就业率分别为55.17%、69.57%、74.52%。

河北省2014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五位的专业是生物教育、历史教育、语文教育、化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就业率分别为62.75%、76.52%、80.41%。

在毕业去向方面,河北省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已就业人数为25528人,其中签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就业4481人,占已就业人数的17.55%。据省教育厅介绍,河北省师范类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人数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宏观经济形势、人事制度改革影响,又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特点紧密相关。当前,事业单位实行凡进必考政策,各地市录用考试时间与毕业生毕业时间不同步,这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前无法参加入编考试,也就不能和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同时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中学师资整体规模紧缩态势的形成,多数地市教育局对市内中学招聘毕业生的自主权进行了严格控制,更加剧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从河北省各地市吸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数量方面看,石家庄市位于榜首,吸纳3323人就业,就业吸引力指数(就业吸引力指数=某一地区吸纳毕业生就业人数/生源毕业生人数,该指数反映某一地区对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为1.08。其余各地市吸纳师范类毕业生人数均小于本地市生源数。

相关新闻

为找工作

大学生一个月花掉3000元

提醒:不要过分包装自己,要提升综合素质

春节过后,迎来了毕业生求职的又一个高峰期。记者了解到,许多应届毕业生为了找工作不惜重金为自己置办行头,省会一高校一名大学生更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个月花掉了3000元。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提醒,找工作不要过分增加经济成本,更应该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河北经贸大学的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她花掉了3000元。为了显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足够重视,小李在面试前花了1000元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正装。“如果竞聘成功,工作以后也是要穿正装的嘛,所以就买了一套比较贵的。再加上一双皮鞋,总共是1500元。”小李说。

为了面试,小李又花500元买了一整套的彩妆产品,学起了化妆。简历上的照片小李也是让照相馆专门照的,再加上简历的打印,也花了不少钱。“我算了算,差不多一个月花了3000元。最后通过我的努力我应聘上了这个工作,现在就等毕业去公司工作了。可钱花得也是心疼啊。”小李告诉记者。

就此,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服务厅贾老师说,找到好工作其实不取决于付出的经济上的成本,他不支持毕业生为了找工作重金投入在形象包装上。对于面试官来说,穿合适的衣服体现出礼貌尊重和品位就好,不取决于服装的档次。找工作成本的重头应该放在简历上,一份好的简历是对自己的一个宣传,投简历的时候不要过于盲目,要有效更要节约。简历上的照片要尽量真实,不要过于美化,如果简历照片和真实情况有很大出入,面试会大大减分。

为此,记者采访了15名2013年和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8人找工作花费在2000元到5000元,3人在5000元到一万元之间,1人在一万元以上,只有3人在2000元以内。从花费比例上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服装费,其次依次是交通费、住宿费和简历费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