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学雷锋?

我们今天怎样学雷锋?

摘要: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老人“不胜其洗”的笑话表明,开展学雷锋活动也是如此,必须选择学雷锋、做好事的有效承载形式,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学雷锋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春节前,在首都参加《雷锋》杂志社组织的“雷锋文化研究传播座谈会”,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同志会上谈学雷锋应注意的问题时,讲了一个令人沉思的笑话:某敬老院一个学雷锋纪念日,先后接受了多波幼儿园孩子为老人洗脚,有的老人一天被洗了三四次,表示了“不胜其洗”的不满。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老人“不胜其洗”的笑话表明,开展学雷锋活动也是如此,必须选择学雷锋、做好事的有效承载形式,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学雷锋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要抓住雷锋精神的核心学。雷锋是沐浴着党的阳光成长起来的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的内涵很丰美,如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度自觉等等,但其核心却是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雷锋精神与同时期宣传的“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是有区别的。焦裕禄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大公无私、爱民的公仆精神,王进喜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而“雷锋精神”体现的却是一种以为人民服务为幸福的奉献精神。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学雷锋的特点,就能学到点子上,学出本质特色来。

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容。我们今天学雷锋,当然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做好事,要行为敬老院老人洗脚、向灾区义捐之类的善举。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而不注意与时俱进,很容易使学雷锋活动等同于做好人好事,与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相脱节。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既是永恒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永恒性在于其基本内核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相结合的本质特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丰碑;同时其历史性又规定,必须强烈关注人们当下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寻求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契合点、与民族精神的脉动点、与百姓理念的对接点。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开展学雷锋效果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有着与雷锋相近的经历,对党和新中国同雷锋一样有着纯真朴素的感情,因而从内心中觉得雷锋以积极工作表达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以帮助他人为乐的事迹可信,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可敬可学。这就启示我们,我们今天学雷锋,要增强人们的亲切感,就必须贯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贯穿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贯穿到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中。这样,学雷锋才能作用于基层、落实到基层,实现与时代同步,成为助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张小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