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服务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三个向度

舆情研究服务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三个向度

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舆情研究涉及政治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但相对于其他学科,舆情研究在政治学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立项查询系统,在2005—2014年间以“舆情”作为课题名称关键词搜索到的84条数据中,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立项最多,共32项;政治学的立项只有6项,占7.1%。中国政治学必须加强对舆情领域的研究,才能为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做好服务。

丰富本土政治学概念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越来越意识到整理开发本土政治学核心概念的必要性,强调用中国话语讲清楚中国实践。

作为舆情研究最基本的概念,舆情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词语。“舆”字在春秋末期出现,原指车,后与“人”连用,意为“众人”。“舆人”之后又出现了“舆人之诵”、“舆人之议”等词语,表示一般百姓的意见、言论。据查,“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897年唐昭宗的一封诏书中:“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此后,“舆情”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四库全书》中共出现1100多次。这些用法体现了舆情的两层含义:其一指民众的情绪,表现为“舆情欢载”、“舆情震骇”等;其二指民众的意见和愿望,表现为“察舆情之向背”、“俯徇舆情”等。近年来,“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等词多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

虽然国内学界目前对舆情内涵的界定各异,但基本认为舆情的核心在于民众的意见、态度等,与中国历史上对舆情的释义相符。广义舆情指民众的态度;狭义舆情则将其限定为政治指向性的民众态度,和政治学中的政治态度是一个范畴,但更侧重于普通民众的政治态度。因此,适时地将对民众政治态度的研究,转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舆情研究,不失为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策略。

除了舆情概念具有本土特色之外,从舆情现象中概括抽象出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助于丰富中国政治学研究,比如舆情表达方面的研究。舆情表达是政治过程的起始。从中国舆情表达的主体看,制度内的表达主体数量多且地位高、真正民间社团性的主体很少;从舆情表达渠道看,新媒体表达渠道相对发达,而体制内传统表达渠道的功能发挥不充分。这些特殊性所形成的舆情现象和规律需要政治学加以关注,比如网络舆情与舆论相互转化所形成的“舆情雪球”现象对于解释公众议程对政策议程的影响,“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对政治稳定和合法性研究的延展,党和政府建立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中国政治沟通理论和制度方法的初步总结,以及日趋兴起的舆情指标和预测预警研究对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共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持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