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3)

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3)

传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他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与北大青年学生座谈时,他特别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提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文化传统体现的是基于族群、语言、信仰等的根源意识,体现的是对既存事物的尊重、世系与血亲感以及对地方和民族归属感。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回到传统,但要传承和挖掘传统的优秀价值资源。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他都形象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总书记所言,“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