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张清单”实现“大道至简” (3)

用“三张清单”实现“大道至简” (3)

摘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从来都是中国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方。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内容,求是网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郝宇青为您解读。

说到底,能否做到“放”与“管”的有机结合,是考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时候,是考验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时候,是考验政府机构设置合理与否的时候,是考验政府职责体系合理与否的时候,更是考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时候。

求是网:“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事中事后监管”无疑是简政放权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您认为,如何能保证放权之后的下级部门、经济社会不滥用权力,不产生新的寻租问题?如何让他们“有权”也“不任性”?

郝宇青:“事中事后监管”是简政放权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它也是当前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大短板。正如前面提到的,要做到“放”与“管”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保证放权之后的下级部门、经济社会不滥用权力,不产生新的寻租问题,才能有效保证他们“有权”也“不任性”。权力之所以表现出专横和任性的状况,就在于权力的边界不清晰,就在于没有对于权力的有效的约束机制。而对于下放的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同样也会出现权力的越位和滥用。因此,要防止权力的任性,管住公权力,就必须依靠法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这里,制度的笼子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力的种类和边界,既要防止越界,又要防止不作为;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和行政程序,公开行使权力的流程和时间期限;三是加强社会监督,把权力和权力的行使公开化,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

当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需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政府的法治意识;二是加强政府的监管意识;三是加强政府的责任意识;四是加强政府的创新意识;五是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六是加强社会建设和市场体制改革与简政放权改革的协同性。

总之,既要要求政府“切实做到勤政为民”,“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又要要求社会和市场的协同跟进。这就是说,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相应的社会和市场的条件,如果社会和市场没有准备好,这一改革也将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求是网:此次的简政放权虽然立足于经济,但实际上已经开启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门,这无疑是一块更难啃的“硬骨头”。最后,您能否结合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教训,来谈一谈我国深化改革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郝宇青: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进行任何一项改革都必将是复杂的,艰巨的。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曲折,也是难免的。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困难而不去改革,相反,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进行改革。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所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同时,改革的推行又必须是审慎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

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要大力反对特权,防止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心目中,往往只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不仅不会主动变革,有时还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二是要注意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要做到改革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有、共享,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改革,投入到改革的事业当中来。

三是要注意改革的系统性、决策的科学性、政策的连续性。不能因为改革顺利推进,就放松意志,松懈麻痹;也不能因为改革出现挫折,就灰心丧气,斗志全无。要认识到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政治领域的跟进。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决策的科学性,更要做到政策的连续性。因为政策的朝令夕改,会导致民众对党和政府认同感的下降。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例如,如何处理好权力与权威的关系问题等。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