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力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6)

云南:全力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6)

摘要:建设边境城市和国际化中心城市,形成辐射点。加快昆明、红河、德宏、西双版纳、保山、普洱中心城市和边境州市,以及25个边境县的城市化建设。促进口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点状辐射,带动边境地区形成口岸经济带。

结合实际发展现代农业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赵鸭桥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应当探索一条符合我省实际、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更新发展观念,实现道路自信。我省的农业发展,既没有我国中部和东北部“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自然条件,又没有我国东部地区“集约化和创意化”的经济条件,但我省的农业发展具有“自然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两样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应该彰显自己的两大优势,走一条“生态、安全、优质、品牌、高效、特色、文化”的现代农业道路,对自己的现代农业道路保持充分的自信。

盘活乡村资源,实现资本进村。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良性进入工业和城镇之后,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散小弱的家庭经营状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高效,通过农业高效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流进农村。我省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不加选择地、简单地承接东部技术和产业,进村的资金和技术必须是自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增效并能惠及农民。

打破行政界限,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改变按行政区划甚至按指标进行城市化、移民搬迁的做法,通过市场的吸纳能力,按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吸纳能力,在城乡之间、行政单位之间组合劳动力资源,确保不同类型劳动力的流动以农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基础,以充分就业为前提,以增收致富为目标。而且,这些劳动力并不仅仅是农民工,它同时包括农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金融投资人员甚至农业科研人员,确切地说是现代农业从业者。

优化农业技术,实现环境友好。改变“大水大肥大药”实现农业高产的农业技术和经营体系,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农业技术体系,禁止损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农业技术措施。开发创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鼓励示范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如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文化农业等。

强化生态优势,实现安全优质。良好的生态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是当今世界的时尚潮流,我们一方面要对良好生态担负起历史责任,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把云南的生态优势物化为云南的农产品,让这些农产品承载起生态、安全、优质、特色的美誉。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的农业监管,就是要杜绝那些有损于云南农产品美誉度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技术。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