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2)

为国家 为民族 敢于担当

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独特作用?“共产党是一个为国家、民族前途考虑的党,是一个党派利益服从民族利益的党。这就决定了在民族存亡危机时刻,能主动向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抗战;能在抗战相持阶段日本诱降,国民党内一些人对坚持抗战发生动摇甚至叛国投敌时,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罗平汉告诉记者。

“为什么国民党正面战场愈战愈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却愈战愈强?”南开大学教授魏宏运认为,彭德怀的分析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最基本的原因是政策正确与错误问题。“共产党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方针,中国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力量之源。魏宏运表示,抗日战争首先是依靠全民族广大群众的力量。共产党严密组织群众,集中群众力量和智慧,真正扎根于群众之中走群众路线,所以就立于不败之地。

“我认为用两份当时的资料来讨论共产党何以能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或许更有说服力。”李蓉说,一份是1942年列为中国共产党整风文献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另一份是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前者说明了中共党员的优秀,后者说明了中共作为政党的先进性。李蓉表示,由这样优秀党员所组成的先进政党,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就容易了。

  抵制抗战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游而不击”、“利用抗战坐大”……针对当前存在的否认中国共产党抗战作用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说:“处于强敌包围形势下的敌后战场,如果共产党军队不作战、不苦斗、不流血,是一天也‘游’不下去、一天都‘坐’不住的。”

对于一些人提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伤亡300多万兵力,并以此判断其在抗战中的贡献,梁柱表示,“仅从军队牺牲人数上判断贡献大小,不科学。在防御阶段,国民党失地那么多、那么快,与蒋介石当时的战略不当有关。应该说,为抗战而牺牲的官兵在今天都值得我们纪念,但从战略上来看,国民党应当检讨。”

针对一些观点认为共产党装备落后、不足以抵抗日军,罗平汉提出,整个抗战并不是靠美式武器打下来的,在抗战后期美式武器到来之前,中国的抗日战场已坚持了很久。

针对有观点提出共产党“牺牲的高级将领人数太少”,罗平汉表示,共产党军队直到1955年才实行军衔制度。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了解八路军、新四军的历史。

对于当前存在的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梁柱提出,要加强研究并开展对研究成果的宣传。“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胜利意义、抗日战争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等方面研究材料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宣传,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