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造假“冰桶挑战”引发的思考(2)

陈光标造假“冰桶挑战”引发的思考(2)

采访中,陈光标对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的“冰水浸泡5分钟可致不育”一说也做出了侧面回应,“如果桶里放的都是冰水,我肯定是受不了的。”

陈光标以“慈善论”回应50度热水

标哥很委屈:环保慈善的事,能算造假吗?

3月19日下午,陈光标更新微博,以一条共330字的微博声明正面回应此事。记者注意到,这条微博发布的同时,发布者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微博声明原文如下:

“去年标哥一锤定音终结冰桶挑战,是因为标哥深知水比黄金更宝贵。标哥曾参加西南抗旱,亲眼目睹当地同胞因为缺水生活是多么艰辛。冰桶挑战的初衷是关爱渐冻人,但后来活动关注点转移到了名人挑战,每次看到一桶桶水被浇在地上白白浪费,标哥都感到无比痛心,都会想起西南人民为了寻找一滴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于是采用行为艺术的方式终结冰桶挑战,实质上为了让浪费水的行为到此为止,用环保节约的方式做慈善,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当时为了节约水资源,标哥还采用特别的方式,用冰块浇头,标哥用的冰块是真的,活动后冰块还能回收。标哥蹲在桶里,也是为了把水存住,以便再次利用。

标哥再次呼吁,节约水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保护地球母亲!”

在这条名为《标哥关于冰桶挑战的真实想法》的博文中,标哥并未提及“冰桶造假”、“道歉”等字眼,而是讲述了其策划“一锤定音”冰桶挑战的初衷:为倡导节水,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倡导环保节约的慈善理念。这条微博随后得到近千名网友点赞支持。

32分钟后,标哥再次更新微博内容,力图证实自己的慈善本意。在这则更新的微博中,标哥贴出其2009-2010年期间支援西南抗旱的送水车、打井队照片、并附带了中国红十字会写给他的感谢信、银行转账记录等照片。这条更新微博也得到了千余名网友点赞。

启示与思考

内地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承认自己在冰桶挑战中造假的事件曝光后,引发了人们对冰桶挑战的一连串思考。人们不禁要问,冰桶挑战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在零度以下的冰水中浸泡30分钟,到底愚弄了谁?冰桶挑战是否应该“娱乐化”?

冰桶挑战,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桶冰水混合物从头到脚倒向全身。冰桶挑战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的患者募得善款。冰桶挑战的初衷主要是让挑战者体验“渐冻人”的生存状况,靠自己的行动向“渐冻人”献出爱心(捐款),然后再向下一个人发出邀请,是一循环往复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是一场爱心接力活动。

众所周知,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在瞬间被冰水混合物浇遍全身,尚感到非常不适。如果在冰水混合物中浸泡30分钟以上,真不知道我们的身体该怎么支撑。所幸的是,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先生通过试验,揭穿了陈光标在冰水中浸泡30分钟的把戏,还了冰桶挑战本来的“庐山真面目”,社会各界拍手叫好。

冰桶挑战,本是为了救助“渐冻人”而组织的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的人通过“冰桶挑战”这种方式进行捐款,既帮助“渐冻人”解决燃眉之急,又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为什么非要冠以“娱乐化”的标签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以为而造假。显示了当今社会某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博取公众眼球,“任性”而为的事实。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试想一下,在冰水中瞬间一泡,感觉尚且如此,时间稍长,就会损害人的生殖系统,在稍长一些,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若不是及时揭穿这种把戏,尚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挑战”去铤而走险。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公众人物任意造假“冰桶挑战”,给“冰桶挑战”穿上了“娱乐化”的外衣,违背了“冰桶挑战”的初衷,对挑战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既害人,又害己。它不光愚弄了不明真相的群众,更对公众人物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在客观上,一个谎言如果是善意的,应该肯定,因为通常是不得以而为之。一个谎言如果是无害的,可以包容,毕竟没有伤害性。但一个谎言,如果会带来社会危害,那无异于投毒,理性的社会,不能接受这种行为。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