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提高能打胜仗能力这个核心。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军人生来为打仗。能打仗、打胜仗,是胜利之师的根本要求,是革命军人的看家本领和立身之本。我军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但是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世界军事革命潮落潮起,我军“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集中反映在官兵能力素质的差距上。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扭住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用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为官兵量身塑身,不断强化战斗队思想,积极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努力练就过硬打赢本领,使官兵都成为驰骋沙场、不辱使命的精兵强将。
紧紧抓住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个关键。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恩格斯指出:“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高昂的战斗精神是威武之师的鲜明特征。过去,我军之所以能够在“小米加步枪”的弱势物质基础上所向披靡,就在于广大官兵具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血性胆气。长期相对和平环境下,忘战懈怠是我军的最大危险,贪图安逸是官兵的精神“软肋”。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把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突出出来,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这一优良传统,引导官兵培树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刺刀见红的血性,始终保持虎虎生气与昂扬斗志。
紧紧抓住培育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人类对自己行为方式最好的管束,来自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从根本上决定着军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情趣高尚、品行端正是文明之师的本色所在,也是正义之师的力量源泉,是我军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革命军人展示社会形象的亮丽“名片”。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官兵价值追求多元多样多变,必须把培育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发挥先进军事文化涵养教化作用,引导官兵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解决立身立志立德基本问题,始终保持官兵道德纯洁和情趣高尚。
努力开创铸魂育人的崭新篇章
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党和军队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需要全军上下行动起来,紧紧围绕政治工作时代主题,切实强化问题导向,努力开创铸魂育人崭新局面。
坚持目标引领、凝神聚气。要把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军队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谋划,在系统推进上形成合力;紧紧围绕政治工作时代主题,纳入全军主题教育、纳入部队经常性思想教育、纳入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强化官兵争当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细化为官兵学习生活、军事训练和遂行任务的具体标准,让争当新一代革命军人内化为官兵的基本追求和行为习惯,在知行合一中求深求实。
坚持问题导向、革弊鼎新。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既是当前政治工作面临的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突出问题,更是锻造新一代革命军人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课题。要坚持以改革和整风精神研究解决官兵在信念信仰、练兵动力、血性胆气、道德品行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持正面教育与纠治问题相结合,坚持弘扬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统一,坚持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努力开创新形势下铸魂育人工作新局面。
坚持实践磨砺、落地生根。锻造新一代革命军人,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要在日常管理中养成,坚持以它为灯、照亮人生道路,以它为矩、规范日常言行,以它为镜、辨别是非曲直,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培育;在本职岗位中锤炼,立足本职岗位真抓实干,利用军事训练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契机,使官兵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在强军文化中熏陶,通过环境营造、氛围渲染和情景创设,开展富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军旅特色的强军文化活动,使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工作落地生根,使全军官兵在强军兴军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