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战略目标与其他各部分的辩证关系
四个全面之间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有一个内在统一的关系的,我想谈这么几点。
第一,四个全面本身是全面的,包括战略目标也包括战略举措,一个目标三个举措。
第二,四个全面的结构化,以任何一个全面为观察点,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个全面和其他三个全面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总书记在讲法治的时候,讲到依法治国、全面小康、改革、从严治党的关系,其实我们从任何一个全面看都和其他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再细分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改革过程中我们一直处理讨论的一些问题都在这里面,比如说改革与发展,发展与法治,发展与治党,改革与法治,改革与治党,法治与治党,两个两个都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三,就是这四个全面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个全面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不会独立存在。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一是四个全面里面含着一个破与立的辩证法,这个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有新的认识,所以中央提到整个布局里面,讲到全面依法治国和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这里面改革发展法治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这点我想强调一点。改革初期是要破原来的计划体制,要走出一条我们新的经济体制的路,因为我们强调的是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不要被原来的一些规则所堵住,所以是见着绿灯赶紧走,见着红灯绕着走等等有一些说法,是强调破。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里面破与立的辩证法有些新的认知,在这个阶段恐怕要立字当头,依法改革,依法治国秩序中国,这个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理解,跟改革初期的关系是不同的。
第五个就是活力与秩序的辩证法,从改革的本意来讲,改革实际就是破除障碍,就是要激发动力释放活力,主要是个破的过程,是个释放的过程,是个强调活力的过程,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还是释放活力,但是这个释放活力,是要有序的,要有秩序的,因此依法治国形成秩序中国,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事实上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经历过这样一段的周期,过去中央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又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所以这个周期是经过几轮了。
到现在经过三十年改革,活力是充分的释放,才有了国家今天巨大的生产力的发展,才有我们人均GDP在第一个翻两番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翻两番,才有了这样一个局面。但是这个活乱周期也没有完全走出来,在这么大的活力面前,实际上我们的秩序还没有完成达到理解的状态。因此怎么能够实现活而不乱,就在四个全面,我们要很好的把握这个内在的一个要求。
第六个就是完成时与进行时辩证统一,大家注意四个全面里第一个全面是完成时,2020年要建成就代表完成时,但是它又暗含着进行时的内容,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任务以外还要继续前进,去实现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周年现代化的目标,就这个来讲发展是进行时,但建成是完成时。
而其他三个方面大家注意都是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讲依法治国也是这样,包括反腐永远在路上,包括我们从严治党都讲的是进行时,但是这三个进行时,其实也有阶段性的任务,每一个全面后面都有阶段性的任务要完成,所以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进行时和完成时的辩证统一。
最后一个我想全面的关系要发挥它的整体效应,因为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措施。张德江有一段话说明这个关系,就说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包括改革、依法治国提供强大动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撑,所以要准确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和辩证关系以及丰富内涵,使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特别讲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小康社会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出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和竞争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汇就全面小康的宏图。我想张德江同志这段概述,就要一切实现四个全面的整体效应,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个的概括。
当然梳理这个过程,我自己体会从中国梦到我们现在四个全面,使我们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第二看我们从小康解决温饱到马上我们就要建成小康社会有一种豪迈感。但是看看我们只有六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紧,我们还有七千万贫困人口,感觉到有一种紧迫感。面对我们现在腐败社会不正之风等等存在问题,又存在严重的危机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我们全党的同志要有一种责任感,来完成四个全面布局去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去为我们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讲一点,就说我们所有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里面最近有一个热词,就是任性,任性这词在使用过程中,我看有包括两种,一种是褒义的,是主张我就得任性;一种是贬义的,像克强同志说有权也不能任性,后来有钱也不能任性,当然这个任性,我觉得就任性这个词意本身来讲,它应该是贬义的。所谓任性也就是不顾主观客观条件,不惜偏离目标和原则一意孤行,这叫任性。用于褒义这种任性,大家都在广泛用,我觉得它实际是另外一种韧性,是坚韧的韧,柔韧的韧。这个韧性是勇于克服困难,去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坚持原则,所以我们改革如果离开其他三个全面的约束和指导,就是第一个任性。而在其他三个全面指导约束下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就是我讲的褒义的韧性,柔韧的韧,这个韧性。我想在这样一个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会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去实现我们中国梦的,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终理想。
好,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