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3)

3.提升中国表达,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作为语言和文字表达体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提升中国表达力,用融通中外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话语权。话语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建立有别于西方世界之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维护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有力支撑。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话语权,包括六个要素,即“坚实的话语基础”,有底气;“科学的话语体系”,有思想;“坚定的话语自信”,有自信;“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有感染力;“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有影响;“被认同的国际话语权”,有主导权。在全球化进程中,既有话语交流、话语交融,也有话语冲突、话语交锋。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传播力、解释力和主导力。

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两个巩固”为根本原则;必须融通古今中外,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借鉴、转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中的有益成果;必须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概括出具有深刻解释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取得原创性的新成果,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术话语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穿透力。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做学问。历史的制高点就是对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潮流和分野,在内在逻辑上有个完整准确的回答;时代的制高点,就是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对时代问题作出理性回答,也就是弄清学科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处的方位、时代对学科的要求以及如何去回应。

4.建设中国智库,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力支持体系。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努力建设高质量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作用,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服务群众、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特点,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在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会等领域的智力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力支持体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