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名胜集聚地
拉文纳是早期基督教名胜集聚地。现存古建筑有普拉西狄亚陵墓、尼奥尼安洗礼堂、圣阿波利纳雷诺沃基督教堂、阿里亚诺洗礼堂、大主教礼拜堂、狄奥多里克陵墓、圣维塔莱教堂、圣阿波利纳雷基督教堂以及会堂、宫殿和城堡要塞等。
拉文纳今天的城市格局基本是在查士丁尼时期形成的。此后,各类建筑不断涌现,包括一些居于意大利艺术和建筑奇迹之列的教堂。早期的拜占廷教堂主要是巴西利卡式,从建筑的平面看,它呈长方形。除此之外,还有“集中式”和“十字平面式”。“巴西利卡”式,外表是极其朴素的砖制结构,里面则铺满了金碧辉煌的镶嵌画。
1996年,拉文纳早期基督教名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维塔莱教堂建于公元521年至547年,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纪念拉文纳光复,下令修建的。圣维塔莱教堂平面呈八角形,属于“集中式”的建筑结构:一个八面形的主体建筑被普通的垂直与水平的拉刮线脚所划分。主体建筑是一个经过雕琢的鼓座。教堂的内部设计也较复杂,其穹顶由中央的八个墩支撑着。圆厅周围有两层绕道,绕道的第二层有上敞廊。半圆室与通道相连;半圆室开有了扇窗子,在圆厅的八个墩子间和所有空隙都有两层连接券。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装饰,8根柱子的每一根上,都镶有华丽的彩色大理石浮雕,柱头是重叠复斗式,复斗的四面及拱壁上装饰着卷草与双兽图案。篮状柱头上刻着精细的透孔花纹。该教堂还以其回廊和后殿的镶嵌画闻名。
拉文纳的圆顶大教堂原建于5世纪,18世纪30年代按照巴罗克风格进行了改建,里面的内奥尼亚诺洗礼堂是一座5世纪多角形建筑,更早以前是一间罗马式浴室,建造者把拜占廷式的镶嵌画与浴室原来的大理石镶嵌巧妙地结合起来。大圆顶下方的天花板上,有基督受洗和12使徒的肖像。另外,在圣弗兰切斯科教堂的左边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墓,而《神曲》是但丁精神历程的写照。
城中拥有独特的早期基督教马赛克藏品以及建筑
延伸阅读:但丁的长诗《神曲》
神曲,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全诗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以长诗的形式,叙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以此来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