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招提寺里的旁听者
奈良是我们此次访日的最后一站。2月21日,我们先参观了东大寺和奈良公园,下午前去唐招提寺参观。
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亲自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这里也是其修行和弘法的场所。大师6次东渡,5次失败,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崇高的精神开辟了中日友好交流的航道。鉴真圆寂后,日本人民以多种形式赞颂鉴真光辉的一生。官员、僧尼以及文人墨客写下大量诗文,讴歌鉴真的不朽业绩。其中,有一位名叫藤原刷雄的朝臣在《五言伤大和上》中写道:“万里传灯照,风云远国香。禅光耀百亿,戒月皎千乡。哀哉归净土,悲矣赴泉场。寄语腾兰迹,洪慈万代光。”
置身唐招提寺中,心中充满景仰,只是无缘拜谒鉴真大师的塑像。我们随着导游在寺中观览,无意间发现队伍中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经了解才知道,这位年近六旬的日本老人一直跟着我们走,纯粹是为了学习汉语。这种学习热情感动了我们,我把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一名大学生叫到跟前,让她为这位老人学习汉语提供一些帮助。
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在冲绳,我们都遇到过一些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他们时不时冒出的一句汉语让你收获一种惊喜,体验到一种亲切。在两千多年的中日交往史上,两国人民不正是通过文化上的交流与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吗?!无论什么时候,这种文化的交流都不会止步。
民间交流的一股新生力量
“笹川杯·感知日本”征文大赛自2008年起已成功举办了3届。如今,这一活动已成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一股新生力量,它在中日青年和学生中搭起了一座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的桥梁。其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影响力日增,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2月16日,笹川阳平会长在会见访日团时说,“笹川杯·感知日本”征文大赛办得很成功,中国青年报社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其实,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还得益于日本科学协会和日本财团的协作与支持。中国青年报社的负责人曾多次表示,我们非常乐意与日本科学协会和日本财团携手努力,致力于促进两国青年和学生的友好交流和相互理解,致力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因为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善举。
在2008年的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指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归根结底要从两国青少年做起。他还欣然题词:“举青春之力,谋世代友好”。青年被视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在推动中日友好事业发展方面,青年也理应负起重任。
历史是一座不动的山,你搬不动扛不走,也无法绕过去,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毕竟,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冬天再冷,终将过去;冰山再大,也会融化。虽然中日两国之间曾经有过不愉快的过去,现在也有一些问题,但只要两国人民以诚相待、真心交往,用智慧化解分歧,用爱心开创未来,中日关系就一定会回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