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薛贵生:王尔庄战斗他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抗战老兵薛贵生:王尔庄战斗他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摘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各地都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烈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处在战火中的沾化人民开始觉醒。在八年抗战中,数不清的沾化人民舍生忘死,勇斗日军,在这段壮烈的历史中刻下了悲壮却浓重的一笔。

薛贵生老人

薛贵生老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各地都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烈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处在战火中的沾化人民开始觉醒。在八年抗战中,数不清的沾化人民舍生忘死,勇斗日军,在这段壮烈的历史中刻下了悲壮却浓重的一笔。

4月15日,记者见到了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薛贵生,聆听了他对这段揪心往事的讲述。

忆战火,心痛泪流

“我不欢迎你们来,对那段历史也不想多说什么。”

当记者表达完来意,今年已经87岁的薛贵生老人说出了这句话,然后他低着头抹了抹眼角,很久没有再言语。其实我们明白这位老兵此刻的心情,每每去回忆那曾经的战火纷飞,每每想起一位位不幸牺牲的战友,这对他的身心来说都是一次折磨和摧残,他会痛心,会流泪!

1929年9月,薛贵生出生于沾化,自幼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着逃荒乞讨的生活。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最为激烈困难的时候,年仅12岁的他入伍当兵,做了一名通信员。

“那时没的吃,要饭(才)当兵的。”说起当初入伍当兵的原因,薛贵生的回答言简意赅,却也叫人莫名心酸。“我曾经跟着宋伟青、程克钧那些人当通信员,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当通信员不管去哪里送信,都全靠两条腿走。”薛贵生说道。

和平年代,那些十二三岁的少年,躲在母亲怀中撒娇也是常有的事,而兵荒马乱的抗战时期,同样年纪的薛贵生则时刻受到战争与死亡的威胁,那时小小年纪的他,怀揣一封封关系重大的信件徒步穿行于枪林弹雨之间,既要躲开鬼子的扫荡,还要避开汉奸的耳目,这对于一个娃娃兵来说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

遇伯乐,勇担重任

“国民党军何思源部驻守沾化东北部的义和庄和太平镇地区。为了打通清河区与冀鲁边区的联系,我军曾找到何思源,与他协商借道联合抗日,他不同意,说如果想要从他那里经过,就‘疆场相见’。1941年秋季,我军攻克义和庄,何思源逃离沾化,其下属部分部队投靠了日军。从此打通了联系我东、西两个战略区的海上通道,为以后抗日斗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薛贵生上了年纪,偶有思维不清晰,沾化区党史研究室退休老干部孟庆敏对薛贵生参军时的那段历史进行了补充。

义和庄解放后,于1942年1月分别在义和庄和太平镇建立了沾化县委和县政府,并在这一带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义和庄为当时沾化县六区,太平镇为七区。1942年八月中旬,日军联合伪军数千人对新生革命政权展开疯狂报复,妄图破坏我根据地,我军在徐家坝村南进行阻击,这就是徐家坝战斗。薛贵生当时还在区中队当通讯员。他说“区中队位于一个三岔口,一条路往义和,一条路去太平。我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主要任务还是送信。那次打了大胜仗,记得晚上大家还开了庆功宴”。

薛贵生刚开始参加革命时是在区中队,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这才到了县大队。“在区中队时,玩儿得很好,每天晚上和小孩儿们凑到一起玩儿。后来县大队一位姓高的特派员去检查工作,听说我挺调皮,跑得也不慢,临走就把我带走了,从那以后进入县大队,那时候也就十二三岁。”说到这里,薛贵生开玩笑地加了一句,“现在要是有情况,跑得也不慢呢!”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