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生态维度(2)

“仁”的生态维度(2)

三、“为天地立心”:人对于宇宙的生态责任

照前文所说,仁、天地之心是表现于一切人与物的。可是《礼记》上又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张载也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张载集·经学理窟》)还有,朱熹也强调:“天地间非特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鸟兽草木之心。”(《朱子语类》)这几种说法和前一种说法并不矛盾。照儒家的看法,“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宝贵,就在于他有思考的能力,“心之官则思”,能够认识到天地生物之心,自觉地参天地、赞化育,帮助天地生物之心得到实现。换言之,没有人的时候,天地之心或天心是自在地呈现的;有了人之后,天心可以通过人心得到自觉的呈现与实现。所以张载在主张天心都在人心的同时,也提出“为天地立心”,这是要人自觉地体会天地之心养育万物的含义,帮助万物顺畅地完成自己的生命。这是对于自然的生态的态度。生命都有自身完善和完成的趋势,这样去思考和行动的人心,自然是与草木之心一致的,可以说就是草木之心。对人为天地之心,罗尔斯顿基于科学提出了一个解释。他指出,“生物进化产生出人类是自然唤醒了心智”。我们对自然的刺激的反应是,“超越其他生命形式”,“将我与非我分离出来”。“生态的刺激使人类的主体‘我’诞生了。大地的景物以我来对它进行沉思,我就是它的意识。”(《哲学走向荒野》)他所说的“意识”和儒家的人心一样,都是一种生态之心。应当说,生态建设需要心灵建设,“为天地立心”可以为生态心灵的培育提供有益的滋养。

四、“与万物为一体”:仁的生态境界

如何做到“为天地立心”?儒学的要求是对万物有感应,能相通,痛痒相关,形成“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在宋儒看来,仁即是感,是能够对万物作出导向恻隐之心、生物之心的反应。“麻木不仁”里的“仁”即是感。关于感通,最为典型和形象的是程颢的说法。他指出,医书称“手足痿痹为不仁”,说得很好。人通身是一气贯通的,如果气不能贯通,身体器官就不能感应,不属于自己了。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人与万物都是异体的,怎么会是一体的?王阳明指出,从“感应之几”上看,人岂止是人与禽兽草木同体,即使是与天地鬼神也是同体的。人往往被自己的身体这个躯壳限隔了,不能与天地万物相通。其实,人心与天地万物“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王阳明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儒家文化中也是人应该达到的境界。大程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罗尔斯顿用“生命之流”的概念表达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他看来,生命是一种“流动”,其中不存在截然分明的固定界限。人与自然的对立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们置于一个更大的、呈现着人与自然、生物自然与物理自然的交流图景中,这些对立的看法就成了不完全的真理。自然赋予我们客观的生命,而个人的主观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的、内在的方面”(《哲学走向荒野》)。

生态地存在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新阶段。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贞下起元,历久弥新,保持较高的文明水平,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儒家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些生态智慧,仍可贡献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