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办评视角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2)

管办评视角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2)

学校自身发展的定位:从“观物”到“观人”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学校自身发展的定位和出发点就必须进行调整,不要以行政管理的逻辑取代学校运行的逻辑,需要各就各位,各自回到自身运行的轨道,回归到对教育自身的本真理解,使其从“观物”到“观人”。

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变化,而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首先在于对人理解的变化,从观物的方式转向观人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现实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人”。

以往,我们主要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看待知识,知识仅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满足物质功利需要的工具)。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这就是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认识论并不是研究知识、真理问题的唯一视角,我们还可以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知识和真理的问题。在当今人类社会,知识不再只是人的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存在问题,知识融身于人的存在过程,确证着人的存在,在不同的层面上改变着人的存在,促进着人的生成。这是知识与学生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的当今解读,这是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也是使其成为一个人的“观人”的教育立场。

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在于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得以实现,在于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地生成。教育不是知识和认识的简单堆积,也不是单纯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因为,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瑰宝。教育,它更应是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它不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是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它不仅是意志行为的规范,更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的本源和根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