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垄断终结 告别“躺着就能赚钱”时代(3)

银联垄断终结 告别“躺着就能赚钱”时代(3)

银联卡垄断破局如同给消费者减税

银联卡问世12年以来,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到2014年年底,全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到49.36亿张,去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595.73亿笔,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了近50%。客观讲,银联卡在改变消费形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整个银行卡清算市场只有银联这一个经营主体,也形成了许多垄断弊病。

其一,制订垄断价格备受诟病。消费者每一笔刷卡都需支付手续费,这个定价权掌握在银联手中,因此刷卡费用居高不下。刷卡手续费之外,还衍生出了其他不合理的收费,比如刷卡查询费等等。尽管公众对此早有诟病,但由于每笔刷卡的手续费由发卡行、收单行、银联按“721”比例分成,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捞肉,因此缺乏降费动力。利用刷卡通道自设收费价格,设置不同名目的收费环节,实际上是给消费者刷卡消费制定了一个不容置喙的隐性税率。

其二,对清算市场的发展变化应对失据。在第三方支付兴起之后,不是想法通过市场竞争应对挑战,而是利用与管理方的血缘关系,打着“收编”旗号,封杀第三方支付的线下业务。当年支付宝“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即是一例。对于商业银行与商家直连,银联由于担心其通道收费空间被压缩,也曾多方打压。这样做的结果,导致银联网络中的商业银行错失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许多机会,其自身的盈利模式因此受到冲击。

其三,限制了自身发展空间。银联对外来竞争者一直持关门态度,这让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国际银行卡主要机构一度将官司打到了WTO。实际上,画地为牢既不利于境外消费者在中国消费,也不利于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在跨境消费已成规模化常态的今天,打通境内外消费者的支付环境,既是形势使然,也有助于拓展银联的市场空间。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银联卡垄断破局都如同给消费者减税。这让降低刷卡费用、线上支付多元化、打通境内外消费环境成为了可能。这种前景,对于银联成员也未必是坏事。一家独大12年以后,银联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五大银行卡机构之一,对未来的新竞争局面理应自信。少收一点通道费,换来的是更多机遇。

打破银联垄断,行业许可还可放宽

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银行卡支付清算组织,在国内从事支付业务必须通过银联渠道。这种一家独大的银行卡市场垄断经营局面,不仅将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外资银行卡组织阻挡在大门之外,遏制了中国银联清算管理创新,也大大减弱了人民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清算功能,更对普通民众带来许多不便,并长期饱受银行卡高收费之苦。

在此背景下,《决定》的利好效应可以想见。首先,既是营造人民币适应国际清算化和提高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现实需要,也将为更多金融组织进入银行卡市场提供合作空间,对深入推动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大有裨益。因而,《决定》可推动支付清算市场改革和服务效率提升,也推动我国卡组织在竞争中可能不断壮大和走向全球,并逐渐成为提供多种支付增值服务的开放型平台。

其次,能为亿万普通民众提供更便捷、更优惠的用卡服务,让其分享金融改革红利。更多金融组织经营银行卡,可使刷卡费率出现差别化,并可促使刷卡收费下降。据央行资料,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放银行卡数量达到49.36亿张,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595.73亿笔。而打破银行卡消费市场垄断,有利满足客户多样性消费需求,进而在便民便商、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还可推动境内外金融组织深度融合。外资机构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多年竞争经验,可与境内清算组织形成互补。同时,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想要加入新的清算组织,可根据条件光明正大地申请,对以前已偷偷摸摸从事跨行清算功能的组织机构,无疑起到了“开正门、堵邪门”之作用,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