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
《意见》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把绿色化与四化并列,改“新四化”战略为“新五化”战略。“新五化”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要实现绿色化。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就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意见》在第三四两个部分分别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主题,提出推动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六大任务,这六大任务抓住了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的关键。
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就要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在资源开采环节,实施绿色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动共伴生、低品位和尾矿的综合利用。在生产环节,开展生态设计,推行清洁生产,强化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集约用地水平,推广应用节材技术。在重点行业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末端环节,在尽量减少废物排放的基础上,对排放的废物进行环保处置,做到达标排放。在一些重点行业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产品包装物和消费后废弃的产品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就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节约集约型农业,推广使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普及管道输水、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大力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秸秆、废旧农膜、畜禽粪污、林业“三剩物”等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工程。鼓励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农工社产业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构建绿色服务业体系,就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健康、养老等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推进零售批发、物流、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行动。优化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甩挂运输和船型标准化。推进餐饮住宿业绿色发展,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节能降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领绿色消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意见》的部署和要求,深化改革,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迎接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国家发改委体管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