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紧迫性
“绿色化”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全面维绿行动的冲锋号。传统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阻碍了当前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推行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可以说,刻不容缓的绿色发展就是“绿色化”。
过去30年,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惠及亿万人民。然而,全球60%的生态系统已经因此退化或被破坏。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水资源已日益稀缺,水资源承受的压力正急剧上升,20年后水资源供应仅能满足全世界60%的需求。农业增产主要靠化肥、农药等实现,由此而造成的土壤质量下降问题已日趋明显。全球52%的商业鱼类已经充分开发而无进一步增产空间,约20%已被过度开发,8%已经耗竭。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并消耗全球75%以上的能源,产生75%左右的碳排放。
中国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伴随着资源过度使用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2014年,全国74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出环境容量,包括食品安全、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红线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性
“绿色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绿色经济如何重要,更要发展好绿色经济。“绿色化”的明确含义,就是强调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二者相结合,并且把“绿色”置于“发展”的前面与全过程。
实现“绿色化”,就要加速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走“绿色化”发展道路的中国,要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之“绿色化”;要发展新的绿色产业,如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所谓绿色产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生产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产业模式。绿色产业关键要以绿色技术为保障,以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为基础。从产品的设计观念、生产开发的过程、产品的绿色包装、产品的绿色分销到树立产品的绿色品牌等,整个产业链都应该“绿色化”。在绿色生产方面,应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并加强废弃物处理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企业及产品的绿色形象,推进产业的“绿色化”。中国的绿色产业还包括新能源技术“走出去”,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及整个国外市场扩散,对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实现“绿色化”,就是要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其中的重点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带有环境意识、有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的消费活动。虽然国际上讲绿色消费已经有许多年,但“绿色化”的提出,把绿色消费涵盖到了所有人、所有活动的过程中。它强调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开始就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上,用绿色来衡量自己的消费行为,节水、节电、节能,保护生活环境,妥善处理垃圾,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从本质上讲,绿色消费倡导的是适度消费和生态消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使得人们的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在消费支出巨大的中国提倡绿色消费,会大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数量,大大节约世界资源的消耗。此外,中国不断扩大的绿色内需不仅可以成为拉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将成为促进全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