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补“短板”(2)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补“短板”(2)

二、加快首都产业转移和承接,强化京津冀科技、教育、卫生协同发展

多年来,河北省牺牲自身利益支持京津发展,在阻风沙、供水源、保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与京津相比始终处于落后地位。河北产业体系相对完整、自然禀赋好,建议国家在重大生产力布局上向河北倾斜,尽快缩小河北与京津发展的落差。一是加快河北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支持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白洋淀科技城、正定新区、冀南新区等重点园区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推动石化、汽车、机械加工等制造业,以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和配套环节向河北转移;三是鼓励河北沿海地区发挥地域优势,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建设新型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钢铁、大型先进技术装备、石油化工、大型海水淡化、先进能源转化等产业;四是加快推进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曹妃甸世界级石化基地;五是支持河北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产业聚集平台,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同时,重点解决河北在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加大干部交流和智力支援,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向河北疏解科技、教育、卫生等功能。一是支持和鼓励京津科研机构在河北建设中试基地,实践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推动建立京津冀区域内科技成果的发现、筛选、评价和转化机制。建议科技部以国家科技专项、“863”、“973”计划等成果为重点,组织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采取多种形式促进高端科技人才到河北创新创业;二是设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改革试验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通过建立合作共建方式,实现办学增量或整体存量向河北转移。建议教育部增加河北“211”高校数量,支持省部共建办学模式,协调驻京津高校对河北高校开展对口帮扶合作、增加在河北的招生规模,推行京津冀高考统一招生。与京津建立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京津的劳动力输出与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劳务基地;三是以临近首都的区域为重点,支持驻京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等形式疏解到河北。用好京津冀医院成功合作的试点经验,鼓励医疗机构加强技术协作、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转诊和疑难重症会诊制度。积极推进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向河北转移和集聚,建设北戴河国家医疗保健中心,提高暑期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京津冀医疗定点医保衔接,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异地查询和即时结报。完善社会办医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通过报付比例调节引导居民就近就医,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合作的异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三、加快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建设

建议按照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发挥轨道交通快捷、高效、绿色、安全,以及大容量、低成本等优势,加快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建设相邻中心城市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和卫星城之间的“半小时通勤圈”。

一是抓紧启动北京轨道交通延伸至河北燕郊、廊坊、固安、涿州等周边卫星城的前期工作,力争2017年建成通州至燕郊轨道交通。可借鉴广州、上海的做法,组建市场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机构,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及站场周边土地开发,筹集建设运营资金。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同意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向河北延伸的前期论证工作,建议有关方面尽快开展该项工作,尽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加快启动京唐高铁客专建设,打通北京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京唐城际铁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快速客运铁路项目。因2013年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模式调整,影响了建设进程。鉴于该项目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功能作用,建议将“京唐城际”改为“京唐客专”,作为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突破的一个重大项目尽快启动,与在建的京沈客专一起构成关内外双通道联络格局,提升路网综合运输效率。

三是加快启动京九客专京衡段前期工作。目前,受京九铁路线路条件和运力紧张等因素影响,北京至衡水客运列车难以满足协同发展需求。建议尽快启动京九客专京衡段项目前期工作,并与正在建设的保津快速铁路、石济客运专线相连,有效疏解北京新机场客货流,缓解北京市交通压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