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颖:媒介融合背景下 努力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2)

蒋颖:媒介融合背景下 努力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2)

摘要:媒介融合构筑了更为通畅便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凝聚了力量,激发了活力,体现了时效。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播载体的时空局限,传播速度更加迅捷。

形式更灵活。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信息的传播,容易给人枯燥说教的感觉。而通过媒介融合可以将很多内容以新媒体新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不但有文字和图片,还有音频、视频和动漫;不但有书写在纸上的传播形式,还能借助新媒体平台,让传播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使抽象、呆板的宣传说教变得鲜活而生动,当然就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有趣更感染人,进而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内容更大众。新媒体具有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无法具有的交互性。通过媒介融合,新媒体可以搭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重大主题,利用新媒体极好的交互性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使人们不仅成为接受者还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们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和喜好选择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微视等发布自己的观点,参与评论,交流意见,在众人参与中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传播环境更复杂。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决定了传媒组织机构能够对所传信息进行把控。新媒体打破了原有传播模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人们能够直接面对海量丰富的信息源,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传播自己的观点,参与传播全过程。新媒体带来的无边界信息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更为复杂。

传播中心更淡化。新媒体使传播中心淡化。网络可以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降低了媒体传播的门槛,对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中心地位形成冲击,使传统媒体的作用相对弱化。由于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传播信息泥沙混杂,价值观评判标准变得模糊化,妨碍了核心价值观中心地位的形成。

传播监管更困难。传统媒体是传媒组织、主管部门能够监管和掌控的。新媒体由于在开放的平台上,门槛不高,谁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加之信息量巨大、内容繁杂,监管的难度很大,负面信息在所难免,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因负能量的存在难免会有所削弱或消减。此外,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也给负面信息的传播腾出了空间,而部分受众缺乏足够判断能力和甄别能力,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和妨碍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通过媒介融合提升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发挥优势、加快融合、形成合力。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