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颖:媒介融合背景下 努力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3)

蒋颖:媒介融合背景下 努力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3)

摘要:媒介融合构筑了更为通畅便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凝聚了力量,激发了活力,体现了时效。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播载体的时空局限,传播速度更加迅捷。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将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强、权威性高、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借助新媒体无边界、传播力强及可视可感可交流的优势,通过新媒体平台快捷传播出去。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于去年9月发布了首批6个新媒体产品,包括 “四川新闻”、“川报观察”两个移动客户端,全新整合升级的四川日报法人微博、微信,以及“问政四川”、“天府问计”、“四川党政信息库”等3个电子政务类产品。这些新媒体产品以四川日报品牌影响力为驱动、主流价值观传播为核心,以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为抓手,深度融合川报集团媒体资源精心打造而成。在运营上线后的大半年里,通过“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确保在重大问题上话语设置的主导权,在多元舆论场上占领了制高点,并且通过媒介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摆脱了以前单一、单调的传播方式,更为生动活泼,增强了内容的亲和力和受众的接受度,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注重借助自媒体、社会性媒体拓展传播广度。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自媒体、社会性媒体在新媒体中份额和影响越来越大,这无疑为传播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带来新机遇。借助自媒体、社会性媒体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草根化等特点,快速有效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培养意见领袖、红色大V,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四川日报法人微博和各部门公众微信账号每天关注最新的时政和社会话题,及时发出评论,引导舆论,用这种方式拓宽了传播范围,加快了传播速度,由此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提高传媒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传媒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必须率先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大多数媒体工作者长期从事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宣传引导,因此必须迅速学习、掌握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使自己成为既有舆论引导能力又具备新技术运用能力的新媒体编辑、全媒体记者,以此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

此外,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及多样化的特点,挑战着公众对信息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必须学会有意识地选择信息并能够甄别判断信息内容,同时增强对新媒体的使用能力,这些都需要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合理使用信息,负责任地传播信息。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环境。

既要创新出彩又要加强监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力求出彩,否则不能吸引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应着力传播方式创新,在传播内容上出彩,让抽象的理论说教通俗化、形象化,激发人们学习探求的兴趣和热情。语言上要有特色,有新意,形式上可引入视频、图片、动画、游戏等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避免官话套话,避免说教灌输。要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对新媒体虚拟性带来的流动空间所产生的不良信息要构建法律的防火墙,让法治为新媒体保驾护航。只有加快建立新媒体监管体系和法制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作者系四川省直机关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