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要有新担当

改革要有新担当

摘要: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系于改革,改革的前途与命运系于党和人民。人民如何创造发展、推动改革,直接取决于党的领导,取决于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的任务更加繁重,破除藩篱、往前走的路途更加艰辛。如何进一步树立改革勇气、汇聚改革力量、破解改革难题,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实现新的跨越,从而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良好条件,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特别约请两位专家对上述问题作出探讨。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谋划中国的发展,也不论从哪个视角来认识中国的进步,其最终的落脚点都会集中在两个字上:改革。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全面的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改革已成为中国发展之魂、富强之基,真可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现代化促使生产进行不断的变革,从而要求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以适应生产变革的要求,创造更新、更大的生产发展。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样的原理出发,将改革与现代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出发点与根本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要达到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由此展开的三十多年的成功改革,在开创出中国发展的大格局与新时代的同时,也全面铸就了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改革全面融入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所以,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不改革,就是停止和倒退;只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创造新的发展,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和全面性。正因为如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更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从而创造新一轮的中国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所以,今天改革所承载的时代使命与历史任务,与1978年开启的改革一样,都将深刻地决定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系于改革,改革的前途与命运系于党和人民。人民如何创造发展、推动改革,直接取决于党的领导,取决于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所以,担当是党领导人民的前提与基础,是创造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有了担当,我们的工作就能激发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与人民群众一起,同甘共苦、戮力同心,凝聚起能够克服改革道路上一切困难与险阻的人民力量;有了担当,我们的工作就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远离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从而将改革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治理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科学布局,周密规划,有效推进;有了担当,我们的工作就能追赶改革与发展的潮头,努力把握机遇、开拓局面,从而能够着眼大局找机遇,紧扣现实促发展;有了担当,我们的工作就有自我改革、自我完善的动力与决心,从而在不断优化领导方式、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中全面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与治国理政的能力。可见,在推进国家建设中,发展、改革与担当是须臾不能分离的三个关键要素,“发展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担当”,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个逻辑结构得以确立的关键点就是党的有效领导,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党始终将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作为衡量党员与党员干部的根本标准。

改革创造发展,发展深化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改革基础,提出了不同的改革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那就是,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必须有新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所以,改革要有新担当,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对人民的责任与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统一起来。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所以,对人民负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改革的根本点。对人民负责的直接体现就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应该站在人民立场上,从全局出发形成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超越个人、单位或地方的局部利益,摆脱功利化的政绩观和面子工程,积极有效地通过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发展自身,实现局部利益与国家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在根本上担负起对人民的责任——既能对全体人民有交代,也能对具体服务的群众有交代。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坚定自信与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既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定力,又提高把握改革进程、深化改革实践的战略水平与践行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克服改革中的困难、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力量源泉和政治保障。实践是发展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这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把握新实践、新方法,从而在推进改革中拥有更充实的知识体系、更高的理论水平与更强的战略能力。坚定的自信,铸就我们勇于改革的底气;丰富的真知,铸就我们把握改革的大气。有了这两点,我们自然能够担当起任何改革的重任,把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锐意进取的改革与依法治国理政有机统一起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与基础。作为任务,全面深化改革要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基础上展开。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实践与改革担当,既要有大胆探索、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牢固的法治观念与先进的法治思维,从而将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与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有机联动起来,通过立新法、定新制推进改革,同时通过严格的依法治国实践保障改革进程。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廉洁自律与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三严三实”,勤政为民。俗话说: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只有对自己有担当的人,才能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有担当。对自己的担当,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人,为此,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种“三严”的实践,是立德与立功的统一,“严”的背后,既包含着自我约束的毅力,也包含着严谨务实、敢于担当的真性。“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为民、为国而奋斗的磨砺中才能获得,这种磨砺只有在紧贴实际、紧贴人民、紧贴创业、紧贴发展中才能有所成效,因而,其要求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投入改革的任何实践与付出,既是服务国家,也是成就人生。为此,我们理应担当起改革的重任,努力前行。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以统一战线为视角”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