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7)

核心提示: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进程中,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鲍威尔等人的思想都是在批判中汲取其有益成分,尤其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扬弃具有最终的、决定性的意义。

通过一步步深入剖析,在这部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概念,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制了Ideologie这一德语名词,借用当时主要被用来表达颠倒了的虚假意识这一约定俗成的特殊含义的“意识形态”概念概括了以思辨哲学方式出现、并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与观念形态,也就是被他们批判的对象,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颠倒性,从而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步科学诊断,为进一步的批判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道德等许多具体的意识形式在内的总体性概念,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或术语来叙述自己,并且是社会的产物。这里所指出的“虚假”主要只是指其没有把观念摆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导致从根本上混淆了主宾、头足乃至本末。虽然这么一种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含有价值上的否定,却并没有真正涉及到这些思想观念在内容上的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问题,所以不能也不应该把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简单地等同于“错误的观念”。此外,书中还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形成了初步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从《神圣家族》中自命为“现实人道主义者”变身为开始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弄清并初步陈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辩证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在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之后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这个新的发现向前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不仅给了我们了解社会全部结构和历史全过程一把重要钥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步步展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诸多观点就是它的结果,而且这也是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论证。并且,这个重要的发现还派生出来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其他基本特征。因此,作为第一部真正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其唯物主义历史观己经形成。可以说,没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

作为贯串《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的中心思想——唯物主义历史观,其前提是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的、针对着“思辨的个人”的“现实的个人”,这不仅被认为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历史创造的开端,更被视为是一切历史过程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前提。确立历史标尺的实质是确立人的真实存在,但现实的人总是受到这样那样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以只能是历史的存在,并不是“纯粹的存在”,唯物史观就是建立在这个重要设定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41]“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2]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中形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在以往的历史观被作为不需要加以说明与考察的当然前提,可以说其实质上是“没有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孤立的个人”,也不是没有个体性的共性人,更不等同于“现存的个人”,而是真正的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现实的个人”就是必然要与其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并总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的个人,其表现形式是有着非常具体个性的自主活动类型,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是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一方面确立了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地位,从而避免了把人和历史加以割裂,使人沦为“历史”之工具的偏向,另一方面也奠立了人的历史制约性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了把人和“自然”加以割裂,用“历史”冒充“自然”甚至完全取代自然的偏向。“现实的个人”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包含着历史进化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可以简单抽象的要素,因此,它不仅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也是科学历史观的逻辑起点。[43]而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44]通过探究如何才能合理解决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揭示出唯物史观创立的关键所在就是对实践的自然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以及与此相近的众多两重性的科学区分。正如马克思后来对人们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一定要改变已不适应的社会形式问题再次发表看法时所指出:“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45]通过发现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规律,我们第一次有了观察历史运动的正确视角和科学理论指导,既看到了私有制和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更看到了其在生产力更高的发展阶段就不可避免地自己把自己推向灭亡之路。

在对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进行分析和创制出生产关系的概念之后,马克思开始剖析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重要原理。他先是直接点题指出:“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46]“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47];“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48]然后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49]这样就把社会划分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这是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唯物史观就是努力、完整地把握历史全过程的学说,而不是片面地强调经济作用的经济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运动的内部机制和发展规律。并且,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社会进步的最高形式是革命实践,而不是批判。他通过对国家权力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论述了革命在摧毁国家暴力、唤起人民大众以及教育革命者本身等多个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50]“较早时期的利益,在它固有的交往形式已经为属于较晚时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排挤之后,仍然在长时间内拥有一种相对于个人而独立的虚假共同体(国家、法)的传统权力,一种归根结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被打倒的权力。”[51]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