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性规划

“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性规划

今年5月25日到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七省市负责人座谈会,首次系统谈及到“十三五”规划的框架,并提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目标”,这可以说是为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提供的纲领性指南。

目前许多地方和行业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自己的 “十三五”规划。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作为一个“大盘子”,其中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这份规划的编制完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加速

中国经济时报:与“十二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所处的历史环境是怎样的?

何文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加速,既是矛盾多发期,也是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关键期。

经济方面,从全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因美国经济逐渐走上正常轨道逐步出现总体回暖迹象,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国家、东亚国家和南亚国家经济将会保持较快增长,而拉美国家以及独联体国家经济可能出现相对低速的增长态势。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将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恢复性增长势头,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从国内看,转型发展是主题,其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将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轨道逐步转换到更加平衡、更加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来,要从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型,投资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型。

社会方面,由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劳动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利益多元化趋势明显,民众诉求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参与社会决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而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的变化,经济保持高增长的态势难以为继,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预期不能过高,因而用传统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的思路需要改变。所以,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胡敏:“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最关键的五年。这最后五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

从政治环境来说,中国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大看点也是一大焦点,由此针对中国的世界政治版图格局如何演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会因为中国的强大如何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同时面临更大、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层次挑战。

从经济环境来说,中国过去两位数的经济高增长将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用新常态来刻画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就是要全面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由产业发展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由此,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市场体系建设、开放体系建设、政府宏观管理方式都必须发生深刻调整。

由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产业运营方式、企业组织方式、资源整合方式、投资消费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其中既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又面临着许多不可预见、不确定性大为增加的技术、社会风险。还有就是我们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乃至于政治生态都必须由被动驱动型向主动调整适应型转变。

朱敏: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十三五”时期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迫切需要为经济发展寻找“新引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旋律、主基调。

第一,世界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2008年金融危机后,目前尚未出现像互联网那样能拉动经济进入长增长周期的重大科技创新,因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难以继续前几年的快速增长。

第二,内需替代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仅是美国,而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难以出现实质性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逐步升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加速国内的经济调整,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到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方面。

第三,创新驱动下的转型发展将成为主旋律。经济转型发展将势在必行,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互联网+”、政策扶持、市场倒逼等因素驱动下,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成长为主导产业,工业内部也将出现剧烈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的高端制造业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