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中的战略选择(2)

中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中的战略选择(2)

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原因何在

东北亚地区此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是乌克兰危机的“东北亚效应”日益显现的结果。乌克兰危机作为冷战结束之后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其“外溢效应”正在欧洲以外地区日益凸显。尤为重要的是,此次危机不断牵扯着美俄两个大国的战略神经。乌克兰危机严重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抗态势,而这一对抗的长期性又使得俄欧、俄美关系难以在短期内走出危机阴影,危机发酵不断蚕食着双方脆弱的互信,为此,俄罗斯政府急需寻找新的外交突破,打破被西方国家孤立的态势。东北亚地区毗邻俄罗斯远东领土,又有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中、日、韩等国,俄罗斯将此次打破危机封锁的希望寄托在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上,加强与中国战略协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将朝鲜视为增加与美国对抗筹码的重要力量。这一系列行动表明东北亚在俄罗斯外交版图中的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乌克兰危机的“东北亚效应”还体现在美国加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护持。乌克兰危机长期持续是美国霸权地位在欧洲大陆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奥巴马政府的内外政策决定美国难以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基辅对抗莫斯科的战斗。同时,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对待乌克兰问题的态度上与美国“同床异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唯恐亚太地区也出现挑战其霸权的类似行为。因而,奥巴马政府在处理乌克兰危机的同时,不断加强、调整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一方面保持与中国的对话,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强化在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同盟体系。奥巴马在2014年4月和10月两次到访亚洲,安抚盟国就体现了这一点。

东北亚地区此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源于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增长,中美关系进入有史以来最为复杂、敏感的时期。美国将“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制约中国快速增长的手段,而中国则提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来扩大双边合作,管控地区分歧。奥巴马政府尽管基本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但其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却并没有消失。同时,美国由于忙于欧洲和中东事务,在东北亚地区采取加强美日同盟的方式来维护其霸权。日本也正是在美国强化东亚同盟体系、默许其承担更多安全责任的基础上,迈开了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和平宪法的步伐。在中美战略博弈日趋复杂敏感的阶段,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保守化”的趋势很可能为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东北亚地区此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还源于朝鲜政策目标的转变。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上台后提出“经济建设与核武器开发并举”的发展方略。在国内形势初步稳定的基础上,朝鲜政府将注意力集中到发展国内经济和实施外交“突围”上来,一方面在国内设立经济开发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东北亚外交,加强与俄罗斯和日本的联系。

2014年以来,日本和朝鲜分别就人质问题和解除制裁问题举行多次磋商;朝鲜领导人崔龙海还访问了莫斯科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就邀请金正恩访俄问题与俄罗斯政府达成一致,同时,朝鲜还多次表示希望改善南北关系,恢复六方会谈。朝鲜这一系列举动为半岛安全形势的改善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