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放下去”如何“托得住”?(2)

简政放权:“放下去”如何“托得住”?(2)

相关链接:

基层干部反映上面放权下面托不起来:没这类人才

两年多来,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本届政府承诺减少1/3的目标提前两年多完成。

放权过程中是否存在“中梗阻”?政策“最后一公里”有没有完全打通?对下放的权力,基层能否接稳管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人民群众满意?记者日前跟随国务院督查组走访了一些部委和省份。

“硬指标”不打折扣,简政放权见实招

“没想到办营业执照这么方便!”记者随督查组来到石家庄市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大厅,遇到来办营业执照的刘海霞。“以前短则10天,长则1个月,现在只要材料齐全,当场就能办结。管理部门的改革力度这么大,让我们心里有底,身上有劲!”她说。

去年以来,各部门各级政府大刀阔斧精简职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商事制度改革,“先手棋”落子有力。

国家工商总局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企业年检制改年报公示制等已在全国推行,“先照后证”稳步实施,前置审批事项85%被取消或调整为后置审批。改革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691.1万户,更多人加入创业大军。

——建立“权力清单”,规范行政裁量。

海关总署废改立139项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85项海关权力清单,进一步规范海关行政裁量权,做到执法主体“法无授权不可为”。

——清理“红顶中介”,拆掉隐形门槛。

财政部将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审批、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中介机构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审批等3项前置审批全部调整为后置审批。国家林业局梳理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水利部清理出11项职业资格,民航局取消50项职业资格与2项评比达标表彰。

——还权于市场,给企业“松绑”。

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下放80余项商品和服务价格,正在修订的中央定价目录,比2014年减少60%左右,被有关方面评价为1992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价格改革。

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取消和调整了药品行政保护证书核发等4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了药品委托生产等6项行政许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等4项正在逐步下放。

“企业普遍感觉改革的路子是对的,我们包袱少了,心气顺了。”天津市进口商会会长肖栋说,各项改革措施增强了企业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