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回忆:参军抗日前4年都是和衣而睡(3)

抗战老兵回忆:参军抗日前4年都是和衣而睡(3)

摘要:“秤砣战”指的是,我们因为缺枪少弹,就乔装打扮,比如化装成做小买卖的生意人,用秤砣为武器去夺敌人的枪弹。“门帘战”指的是,我们平时就生活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白天养精蓄锐“猫”在藏身之地,只要敌人不发现我们,我们就不会主动掀“门帘”现身,除非是让敌人发现踪迹了。有一次,有个战友被进屋的日伪军发现了,他立即打死对方,然后成功突围,沿着村里的河和日伪军展开斗争。

因为缺医少药,子弹留下的贯通伤反反复复始终不能痊愈,甚至伤口里一度爬满蛆。治疗了一年多后,伤口终于痊愈了,但是胳膊短了一截,留下坑坑洼洼的枪眼。我于1945年5月重新回到部队,但因右手端不了枪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便回到老家村里工作。

讲述·女儿

父亲常跟我说干活别偷奸耍滑

我叫尹素瑞,是尹景洲的二女儿,我今年58岁了。爸爸参加抗战时的经历不怎么和我们说,我们小时候知道得也不多,但就觉得爸爸对我们的教育和别人家不一样,他总是要求我们姐弟仨要上进,上学时要认真努力,工作了要认真负责,积极入党。

1983年开始,我在全聚德和平门店工作。那时候我是餐厅班长,每天早来晚走,提前半小时到岗做准备工作,下班根本就没个点儿。父亲常常和我说,干活别偷奸耍滑,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所以我在工作中绝不偷奸耍滑,不但自己认真做好每天每项工作,还要求服务员都高标准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遇到客人投诉服务员的服务质量,我一定会专门上门去道歉。

从2004开始,10年来我专职照顾老父亲。现在,我的父亲心态很好,生活作息特别有规律,尽管已经91岁了,可是人很精神,耳不聋眼不花,气色红润,思维清晰,每天下楼要和老伙伴们聊个天。我就觉得,我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照顾好我的老父亲。他们那一辈的精神,我们以及后代子孙都会铭记在心,并传承发扬下去。

讲述·外孙女

我会把爷爷的故事告诉下一代

我叫陈静,今年32岁,是尹景洲的外孙女,尹素瑞的女儿。我从小跟随姥爷姥姥生活,平时称呼姥爷为“爷爷”。小时候,我听过爷爷的故事,但并不是很多,爷爷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他提起得不多,但他胳膊上留下的枪伤,对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从小我就觉得我的爷爷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我的爷爷特别艰苦朴素,他穿的衣服一次次打补丁,袜子破了自己动手补。爷爷有一件老头衫,穿得旧得都透明了,还不舍得扔掉。小时候的我,对此不以为然。有一次,我把运动鞋穿坏了,就想扔掉再买一双新的,结果爷爷悄悄给我补好了,我还找理由说补的地方穿着不舒服,坚持买了一双新的。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这件事。我长大之后,发现自己在这一点上深受爷爷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意节约用电用水,在单位里节约用纸,可能会让一些90后看不惯,就像当年我无法理解爷爷一样,可是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继承了爷爷的一些精神。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