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和创新推进自贸区建设(3)

以改革和创新推进自贸区建设(3)

三、复制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挑战

作为一项以制度创新为目标的制度安排,寻求一般性的规律将是核心所在,因而积极谋求更有效的机制将是核心所在。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更高更远地定位自贸区,突破简单的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在复制推广自贸区试验已经取得的经验中同样需要抓住最核心的本质。

首先,自贸区的定位意味着,在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中,把握和侧重吸收自贸区的精髓——改革与制度创新,实质性地实现“以开放倒逼改革”。自贸区试验中,负面清单值得重点学习和推广。当然即使是当前的负面清单仍然可以更加精简,顾虑可以更少,需要相信市场可以做的更好。特别需要更加以开放的态度,放松对市场主体的限制,改变政府的职能,从“管控”思维中走出来。

政府可以通过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在短期内完成某项事务,但通常这种行为难以持久,并且效率堪忧;而市场作为一种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短期内完成某些短平快的任务和事务较难,完成一项事务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一旦市场起作用,效率通常会较高,而且较为稳定。这就意味着,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是尽可能地让市场发挥作用,负面清单需要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由,同样,给市场主体更大的透明度及信心,在这个基础上,市场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其活力。这种“改革红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而在自贸区试点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学到的是,市场并不会像一般想象的“乱”,而市场行为主体将形成一种对市场的信念(belief),这种宽松的市场环境将不断推进。因而自贸区的推广和复制上,应该推进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性环节;也不仅仅是短期的改变政府的审批职能,而是营造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

其次,立足信息,推进一体化的社会信息,侧重提升监管能力。历来,各级政府侧重的是事前审批,对市场的准入严格把关,而对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是薄弱环节。目前已经取得的经验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对风险进行有效揭示。特别借助当前的日益便捷的信息技术,需要的是,对各部分分散的信息加以即时共享,从而获得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社会化的信息将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关键,因而如果能够将各部门的信息加以共享,能够提升整个社会透明度,由此提高整体效率。

第三,复制推广过程中需要借用机制设计,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作为一项制度创新,需要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而事实上,复制使用自贸区的各种新规则,对各地来说都是一种至上而下的改革,需要提高这种改革的积极性。目前尚未完成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公职人员进行有效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和非禁即入的监管模式。非禁即入就意味着风险,而当前,如何有效评估风险,风险的化解等并没有得恰当的预备方案,更为严重的是,通常公职人员采取的是风险规避型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贸区及其推广中的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有效。在复制和推广过程中,同样面临改革推进的积极性问题,发达地区推进改革的步伐会快,而对于很多地方,可能推进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而实行有效监管的积极性更得进一步考量。问责是一个方面,而对公职人员如何进行恰当的激励,包括长期激励机制,同样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四,金融创新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仍然是重点,可以侧重立足金融与服务业的需求,主动推进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开放,鼓励有可能的地区和企业主动走出去。金融创新与期望有较大的差异,可以对金融需求进行更多的跟踪,消除更多“人为的顾虑”。同样,需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各种条件。自贸区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水平,而参与国际竞争将是积极手段之一。

总的看,自贸区试验需要从改革与开放两个层面来把握,在复制和推广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提高开放度、提高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改革的实施过程。唯有改革和创新,才符合自贸区本身的战略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