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2)

珍视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近代以来,国运逆转,由盛转衰。在180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极其辉煌的大国,从中亚高原到东海之滨,从蒙古沙漠到南海海滩,版图之广,罕有其及。许多欧洲的著名哲学家如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歌德、伏尔泰和亚当·斯密,对当时中国的先进性赞誉有加。1800年后,国家一直为内乱外患以及天灾等所困扰,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天津教案、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罕有和平稳定之日。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起,中国历史开始成为国耻记录史,以前所引以为豪的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与统一,却饱受混乱和军阀割据之患。

长期以来,中国内部的腐败与外来侵略给社会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华民族深陷危机之中。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重新确立了东亚的国际新秩序,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夺回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一扫近百年来的耻辱。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全国各地都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胜利游行,街头巷尾,人潮拥挤,热闹非凡,犹如嘉年华会,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正确认识中国抗战史,是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认同的力量源泉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惨痛代价换来的。正确地阐释这段历史,让每一位中国人深刻理解民族力量并非凭空得到而是长期地用鲜血和汗水灌溉的成果,从中可以认识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历史及其力量之源,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感。

抗战期间,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阶层,纷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滚滚洪流中,筑起了捍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上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学习历史,是为了向历史学习,要把从一连串事件中获得的认知运用到另一连串的事件上去,其目的不是为了向后看,而是为了向前看;研究历史,目的就是希望能对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完美的规划,帮助人们创造更为光明的前程。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引以自豪的民族精神,但任何一个民族精神的生成都不是自发的,它需要弘扬和培育,才能从一种为个别人所有的高尚精神转化为民族的大多数个体乃至整个民族所拥有的高尚精神。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就不会产生对国家、对民族深厚的感情,更不会有为国、为民献身的决心与力量。任何民族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它们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孕育和形成,并且通过历史记忆加以传播的,民族精神的力量来源于它的历史积淀。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的感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认同力量,而这正是历史学职责所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