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家的故事讲好(2)

把国家的故事讲好(2)

其次是怎么讲。要有针对性地比较着讲。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国情条件中,这是最好的选择,是最适合中国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也适用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地,美国现在的社会制度,也许是适合美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国情的,但并不适合中国,也不一定适合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不仅仅是制度的不同,根本的是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的不同。尽管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方面的绝对差距仍然存在,但相对差距这些年在大大减少。这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把美国的制度搬到中国,中国并不会成为现在的美国,而只能成为现在世界上的动荡之国。我们更多地可以与发展中国家比。改革开放前,我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水平相近甚至更低,但是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可以进行比较。有的学者如曾经有大量海外经历的李世默和张维为,都分析了我国的选贤任能制度比美国选举制度的优越之处。所谓的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我国现在是执政党领导立法,其实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执政党领导立法,都是立法机构中的多数党主导着立法权。

最后是谁来讲。首先是思政课老师和学校里的思政工作人员。但仅依靠他们是不够的。现在不少课的讲授效果不很理想,主要是很多人理论水平较高,但深入社会实际调研不够,有些年轻老师本身就没有多少社会观察与体会,很难把好故事讲好。要加强对高校思政课老师的培养,包括提供条件让他们更多地深入社会实践调研,也让他们出国进修,系统地考察研究国外大学政治课程和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有了总体方面的自信,就要敢于学习借鉴国外大学中的一些有益方式方法。此外,用好校外专家力量也非常重要。当然,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也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包括开学典礼、学代会、报告会、座谈会等等,从各个方面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理念与体会。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虽然是互联网一代,但也有一定的自信和自律,是有独立思考精神和理性思考能力的。把国家的故事讲好,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说理,就能说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就能调动他们的思考和分析,引导他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客观理性而正确地看待我们的社会。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三个自信,也会是真正的自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