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繁荣与发展的八大“着力点”(11)

中国政治学繁荣与发展的八大“着力点”(11)

再次,以政治学方法的综合性研究为主要路径。综合性研究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综合运用和融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政治科学方法主要来源于对其他学科主体方法的借鉴”, 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崛起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然科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政治学科学性的追求。中国政治学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政治学要在保持规范的方法、制度的方法和历史方法业已取得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自然科学和其它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努力使中国政治学方法适应中国复杂的政治实践,提升政治学的解释力和指导力。综合性研究的第二层涵义是指在我国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广泛批判、借鉴西方政治学方法。“本土化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它要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政治学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将其吸收、消化并以民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方面,要通过翻译和介绍西方政治学方法、加强与西方政治学的交流等方式系统、及时的了解其内涵和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西方政治学方法的本土化改造,对其不适用于中国政治实践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西方政治学统计方法应用的基础是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而“中国的统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济和社会数据,但政治方面的数据要么还没开始收集,要么不对研究者开放”, 因此,在借鉴和应用统计方法时必须对其适用性进行检视,根据中国特有的政治现实加以改造。

最后,将推广定量研究作为推进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的突破口,实现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和运用。从政治学定量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来看,我国定量研究的水平基本上处于美国行为主义革命之前的水平, 但是中国具备的后发优势是对定量分析的局限性有了清醒的认识,这使得中国政治学在借鉴并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时可以避免极端定量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通过推动定量研究的发展,促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融合,中国政治学必定会站在世界政治学方法发展的前沿,做出中国特有的贡献。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教学计划,将政治学研究方法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设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计量经济学、社会科学调查方法等课程,培养政治学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二是,调整学科设置,将政治学研究方法上升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同时注重培养方法论方向的研究生,充实政治学方法研究的人才队伍。三是,鼓励具备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背景的学生和研究者加入政治学研究,广泛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理论和工具,完善和丰富政治学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四是,加大支持关系中国政治重大问题的经验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力度,同时鼓励关心中国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基金会、公益组织、企业等对政治学研究进行资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五、更加注重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

随着政治学的发展,所有的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都逐步纳入其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的领域逐步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政治学所具备的渗透性和开放性所决定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政治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逐步融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动,都会通过复杂的传导机制迅速的波及整个社会。一个问题的研究必定涉及另一个问题,社会问题的同一性,使得每一门学科都必须拓展其研究领域。因此,社会科学在逐步细化的同时,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政治学作为经世致用的社会科学学科,必然也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