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繁荣与发展的八大“着力点”(12)

中国政治学繁荣与发展的八大“着力点”(12)

政治学的特有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不断的拓展研究领域。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无论历史如何演进、社会如何变迁、观念如何变化,人类不仅无法摆脱政治,而且日益依赖政治。伴随着政治的发展,任何的社会问题都可能演变成政治问题,而“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于政治的手段和政治的方法”, 政治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互相依赖所代替。政治边界的日益模糊化,即政治学从来都是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学科,即善于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又积极共享政治学的研究成果。政治学必须不断扩展研究领域。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步完善;交叉学科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全方位拓展;政治学差异化的新兴学科的研究团队、机构和杂志大量出现。

从政治学分支学科看,行政学、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政策科学等政治学主要分支学科不断完善,基本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概念、范畴、理论、方法体系。与此同时,这些主要的分支学科的研究进一步体现出层级化、分科化、交叉化的特点。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大量的二级子学科,而且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产生出大量的交叉学科。以行政学为例,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伦理、行政文化、行政沟通、行政民主、行政哲学、政府绩效、政府形象、领导科学等行政学子学科不断的涌现和完善。同时,行政学吸收和借鉴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范畴、理论和方法,根据现实的需要,多角度的解读和解决行政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

政治学交叉学科在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基于政治发展的需要,移植、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产生出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政治地理学、权威政治学、法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国防政治学、边疆政治学、军事政治学、生物政治学、科技政治学、性别政治学等交叉学科。同时,交叉学科的研究也逐步深化,以民族政治学为例,民族国家研究、民族主义研究、族际政治研究、族群政治研究、民族政策研究、民族治理研究、中国民族政治问题研究、比较民主政治问题研究等研究的开展深化和拓展了政治学交叉学科。

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本质上是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有机拓展,三者缺一不可。概念是基础、理论是支柱、方法是动力,三者共同为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政治学对经济学的借鉴为例,不仅资源配置、交易成本、边际效应、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等概念被引入政治学领域,而且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供求理论等基础理论也被融入到政治学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一些经济学常用的方法,比如数理模型、因子分析、统计推理、二元加速、多元回归、概率统计、抽样分布等,也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研究过程。

令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政治学者投身于新兴的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之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新兴学科逐步成为独立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差异化的研究队伍、专业的学术杂志的广泛出现标志着其进一步的完善。以行政学为例,不但成立国家级的中国政治学会和专业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而且各个高校在进行行政管理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的同时,展开差异化、特色化的研究。

为了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继续健康、稳步的拓展,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领域拓展与深度挖掘并举。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中国政治学具备了拓展研究领域的资源和能力。随着研究问题的多元化、研究对象的系统化、研究范围的广泛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中国政治学必然会不断介入新的领域、发现边缘领域、探索交叉领域。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只会扼杀政治学的发展前景。探索和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必须成为学界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方向。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研究领域拓展的基础是现有研究领域的固化和深化。当前学界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研究取向和浮躁的学术风气,一些学者通过简单的拼凑新概念、杜撰新理论、玩弄新方法的方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以满足部门利益和个人名利,必然会导致政治学领域的拓展流于表面,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在重视领域拓展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巩固和深化现有研究领域,尤其的政治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保证中国政治学稳步、有序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