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抗战木刻运动文献首度在渝公开展出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抗战木刻运动文献首度在渝公开展出

摘要:抗战木刻运动,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场社会影响很大的艺术运动,大批艺术家用手中的刻刀和画笔记录下了那个年代。木刻运动在重庆有着怎样的发展?对当时重庆人民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今(21)日,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抗战木刻运动文献首度在重庆图书馆与公众见面。

期刊《现实版画》第二期。

期刊《现实版画》第二期。

抗战木刻运动,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场社会影响很大的艺术运动,大批艺术家用手中的刻刀和画笔记录下了那个年代。木刻运动在重庆有着怎样的发展?对当时重庆人民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今(21)日,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抗战木刻运动文献首度在重庆图书馆与公众见面。

起源上海 中国木刻研究会成立于重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经有美术青年开始尝试新兴的木刻版画创作。1931年6月11日,在鲁迅的倡导和支持下,《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展览展出了原国立杭州艺专一八艺社18位美术青年的作品。这是木刻版画首次在展览会上与公众见面。

1937年初,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兴版画运动,酆中铁、刘鸣寂联络了严叶语、谢又仙、胡黻章等人组织起了重庆第一个木刻团体——“重庆木刻研究会”。1938年6月12日,在三厅的支持下,“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成立,从此,“重庆木刻研究会”成员即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重庆会员座谈会名义开展工作。

1942年1月3日,中国木刻研究会(简称木研会)在重庆成立,《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览会》、《全国木刻展》就由木研会举办。在此期间,中国新兴木刻作品不断涌现,影响也不断壮大。

发展迅速 是抗战时期有效的宣传工具

此次木刻运动文献展策展人郭洋介绍,木刻运动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当时的美术家感到传统国画等美术形式艺术感太重,不能直观地展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所经受的苦难、所做出的抗争。于是,鲁迅在上海发起木刻运动之后,其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蔓延。

另外,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当时全国木刻艺术家的大本营,他们处于西北边陲,物资贫乏,油画颜料和宣纸都得来不易,木刻所用的木块和刀却容易取得。于是,木刻变作为一种极其方便的艺术媒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有效的宣传工具。

图文并茂 大量文献资料首次公开展示

今日的展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重点讲述了抗战时期重庆木刻运动的萌芽、兴起、沉寂、高潮、消歇的发展始末,内容涵盖了重庆木刻运动的组织者、木刻家、作品、展览、对外交流以及木刻的宣传媒介。

与此同时,大量的木刻运动文献资料首度出现在公众视野。包括《新华日报》、《新蜀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四分报刊和《抗战木刻选集》、《现实版画》两份期刊。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文献纸张早已泛黄,让人连碰一碰都生怕纸会碎掉。但是,文献上所记录下来发生在那个岁月里,无法复刻的历史画面。

比如,由重庆艺术家王琦所创作的《嘉陵江上(运煤)》,描绘了当时环境下,人们依然努力地建设家园;期刊《现实版画》中,则收纳了大量以“人”为主要创作元素的作品,比如《心长嫌线断》,展现了一位妇人在为即将出征的亲人缝制衣衫;《重庆被轰炸后的外郊道上之难民》真实还原了大轰炸时,人们的流离失所;张文元创作的《努力建设后方》则展示了处在战火之中的中华人民自强不屈的精神。

三位重庆籍木刻运动艺术家的作品及生平也在展出中与市民见面。孟引(朱挹清),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调西南师范学院任教;陈沫潮于1926年入党,他的两幅木刻作品《女战士》、《她不愿作亡国奴》参加了由中苏文协主办的中国木刻赴苏联展览;王琦,他是1942年改组中国木刻研究会的时期重庆的负责人之一,并任《木刻研究》《半月木刻》《木刻针线》等副刊的负责人,现居北京。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10日。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