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

一带一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重要契机

通过 “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将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起到总体优化和战略提升的作用,将有助于形成内外统筹、南北互动、东中西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首先,将有力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格局,东部地区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体系,但广大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广度和深度尚有很大差距。2008年之前,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9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外贸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沿海地区受外需市场萎缩影响,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进出口份额不断提升。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比已升至15%,特别是对全国进出口增量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东部,达到60.3%。“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不断深化向东开放,加快扩大向西开放,构建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格局,从而使中西部地区把贴近内需市场、临近东盟、中亚、南亚、中东欧等贸易伙伴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同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也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外资外贸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若干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其次,将推动打造形成新的战略性增长极。过去30多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但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原有战略性增长极的引领带动作用有所减弱,从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发展、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拓展发展战略空间等角度出发,必须着力打造若干新的战略性增长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区域,如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呼包鄂榆、哈长等重点城市群,具备了成为潜在战略性增长区域的有利条件。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些地区有望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集聚要素资源,提升竞争能力,形成新的战略性增长极。2014年,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重庆、新疆、陕西、福建等“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位居前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再次,将显著增强区域之间的连接性。衔接紧密、高效快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已有极大提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2003-2013年,铁路、公路密度分别提高了41.2%和140.7%;截至2014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分别达到11.2万和1.6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显著增强了区域间的连接性,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然而,东中西部之间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13年,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约为东部地区的20%,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约为东部地区的60%。针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国家给予了重点投入,以铁路为例,2014年中西部铁路投资比重达78%,在投产新线中占80%,兰新高铁、拉日铁路等18个中西部铁路项目开通运营。“一带一路”战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和突破口,依托国际大通道积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中西部地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沿线经济带和城市群的连接性,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将促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释放被抑制的经济增长潜力,是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统筹向东向西开放、协调沿海内陆发展,形成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战略格局,进而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近年来,大范围、大尺度的区域协同协作成为重要趋势,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合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仍在探索之中。“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发展战略有机衔接、互为依托,主要战略方向均以已有城市群、经济带为基础拓展延伸,具有立足全局、内外统筹的重要特点。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助于各地区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产业投资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对外经济合作的整体合力。近期,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可有效推动各地区加快建立物流运输协调协作机制,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等有机衔接,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运输大通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