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莫当孩子求职的“全权代理人”(2)

父母莫当孩子求职的“全权代理人”(2)

“父母陪聘”:没断奶如何成长?

也许“父母陪聘”自有其自以为是的种种缘由,比如为孩子的应聘怯场“壮壮胆”、替孩子的就业无主见“把把关”,与孩子的出门独行“做个伴”、当“保姆”等等。但此等看似体贴入微的关怀备至背后,却有着家长不放心和不放手的认知误区。其实,具有独当一面应对、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不仅是孩子成熟长大、品格完善的重要标志,更是其走向社会、成才报国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这种独立性、自主性的品格培育,不只需要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更在于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实践锻炼。“父母陪聘”实际上是人为减少了孩子尝试自理与自立的机会。

就应聘本身而言,“父母陪聘”事与愿违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首先,由父母陪同孩子出现在招聘会现场,其形象观瞻就大打折扣。对家长溺爱和孩子依赖的两代人解读,会让与孩子同龄的众多学友,对这一家子侧目而视,从而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其次,人才招聘讲究良好的第一印象,由“父母陪聘”的大学生,势必会在招聘者的心目中留下“这孩子不成熟、不独立”的负面印象,从而造成“减分”效应。正如一位商场主管所言,“快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人了,连应聘都还要父母陪伴,以后怎么放心把工作交给他(她)单独处理?”

从“陪读”到“陪考”再到“陪聘”,中国父母对孩子有着太多的不放心和不放手。矫正孩子普遍存在的独立性差和耐挫能力缺失的“软骨病”,需要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教育引导孩子敢试、敢闯、敢于负责的自立自强精神,多给孩子们锻炼胆量的实践机遇。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更要树立“我已长大”的成人心态,珍惜和用好每一次独立、独力和独行的锻炼机会;作为选人用人的招聘一方,不能只对由父母陪聘的应试者以“打备注”、“扣分值”的否定减分,更要给予善意提醒和诚意指点,做矫正短板的“加法”。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体味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更需要摸爬滚打的社会历练。

“父母陪聘”是一种任性的包办

在当今社会,包办婚姻已经不再流行,而包办工作却成了一种趋势。比如,一名90后应聘工作,父母现场陪同助阵,甚至在招聘会上喧宾夺主,显然,这是父母包办工作的又一个现实标本。应该说,父母关心、甚至规划子女的工作,其本身没有恶意。问题是,父母违背子女的意愿,并采取“全程包办”的方式,去左右子女的自由选择,就是一种过度干预了。而且,这种过度干预,势必会给子女求职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子女成长和进步。

众所周知,在国外,孩子只要满18岁就自立,即使父母很有钱,孩子也要自己找工作,自食其力。而在国内,孩子从小到大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吃饭怕噎着,外出怕车碰着,交友怕学坏了。更有甚者,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早已为孩子置好了房,联系好了工作,准备好了存款。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孩子把父母作为“靠山”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也有孩子比较“叛逆”,对父母包办一切非常反感,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比如,河北的一位母亲,3年来10次到重庆,劝自己的儿子回家,像其哥哥一样进入国企工作,端上铁饭碗,儿子却执意不从。这个故事背后,凸现的正是两代人对于就业观念的冲突,这种冲突下,我们看到了被异化的母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平稳、顺利地成长,希望他们的工作妥当、安全。然而,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应该放在第一位,父母应多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从旁引导,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越俎代庖,更不能采取陪同应聘等“全程包办”的方式,去干涉子女的正当选择。带着职业规划,理性处理子女就业的问题,并不影响“父母之爱”;相反,很可能在孩子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了适合他们长期发展的选择,切莫因过于重“包办”,而丢失了孩子在职业发展中的可持续性、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此,这场“父母陪聘”闹剧,值得人们反思。职业选择,还是让子女自己来掌舵。子女“被安排”过度了,也会出现很多后遗症,甚至会引发家庭纠纷和悲剧。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孩子20多岁了仍然要靠父母包办工作、生活上的许多事情,那可就真应了一名老外的那句话———“这真是中国学生的悲哀”。当然,值得反思的还有我们的教育部门,特别是高校,应适当多安排一些社会服务实践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以便逐步提升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