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2)

3.高校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对策思考。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异常活跃和热衷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如何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的重要课题。

首先,高校要乐观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大力支持宣传部门组建团队,迎接网络空间迅速的、巨大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其次,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引领。网络技术只是途径和手段,内容为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义。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运营技术,还不等于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必须把意识形态教育理念贯穿于网络空间各个环节、各个角落。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来吸引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建立起经得住推敲的、让大学生信服的理论体系来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处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势位引领,并以此来统摄网络空间的各种资源,明确监管责任,掌握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高度负责地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仅仅是指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它应是大宣传格局中处在多个工作层面的、肩负共同的意识形态教育职责的一支队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党政工团干部。高校领导一方面要明确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选拔和配备、培训和提高。高校领导要定期就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研讨、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有计划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工作规范、工作纪律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网络空间的形势要求。

第四,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来看,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每个教职员工、每个育人环节都肩负着教育的职责。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高校教师同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力军,他们既在课堂上对大学生形成重要的影响,在网络媒体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可能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师德魅力,也可能源于教师的学术魅力、思想魅力。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需要更广大的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发挥师德榜样的作用。因此,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促进优良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增强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规范高校教师的网络行为,使广大高校教师能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意识形态教育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以灵活的、贴心的、润物无声的方式抢占舆论生成与传播的制高点,巩固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