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3)

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3)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先锋模范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着在敌人深远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不仅远离抗战大后方,而且时刻处于日伪军发动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清乡”之中,还要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一次次反共摩擦甚至大规模军事进攻。战争任务异常艰巨,战争环境极度险恶。要坚持抗战,完成使命,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顾全大局的胸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斗的长过程”,抗日战争将面临各方面的困难。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党要“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各种不良现象的重大的责任”。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力量相对弱小,且长期处于物质生活贫乏、生存条件艰难的环境中,但全体将士顽强拼搏,敢于“亮剑”,始终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弱制强,以少胜多,屡创佳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战斗在黄河之滨、太行山上,驰骋于大江南北、珠江两岸,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付出了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14年,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关内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仅与国民党军在作战中进行了直接的战役战斗配合,而且胜利地完成了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艰巨任务,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形成了相互策应、相互配合、陷日军于两面夹击的有利态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都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楷模,塑造出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极大地影响、感召和带动了全国军民投身于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筑起了抵御日本侵略的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