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相为英雄正名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2)

用真相为英雄正名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2)

摘要:“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有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质疑英雄的事迹“细节”,无中生有设置话题,以此来颠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构历史;有些人则为博取眼球,盲目跟风、扎堆起哄。

长江网评论认为,新华社等媒体推出针对英雄足迹的系列跟踪报道,可以让人们重新认知英雄,了解英雄事迹,自觉参与到诋毁英雄的反击战中去。搜狐网友“狐狐网友”说:“让正义敢于发声,让正确的舆论做引导,让社会变得风清气正,国人期待中。”

英雄终将逝去,亲历者也终将远去。捍卫英雄,不能总靠当年的见证人与亲历者出面为英雄作证,英雄,已经浸入民族的血脉和历史中。陈虎说,面对小米加步枪的人民武装,国民党反动派不相信会失败;面对缺衣少食的人民志愿军,装备精良的美国也不相信会失败。然而,最终的结果已经牢牢地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英雄的传统正在延续 英雄的传奇仍在书写

为英雄正名,不仅要祛除谣言,更重要的是让英雄不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在英雄牺牲多年以后,每一支英雄所在部队,都为英雄保留着寝具,这已经成为部队继承英雄精神的传统。官兵们的眼中没有“假如”,在军营的每一天,官兵们都在和心中的英雄一起并肩生活、战斗。

↑上图:邱少云弟弟邱少华(右)和邱少云侄儿邱光兵(左)经常到重庆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参观,墙上是邱少云画像和中朝两国向邱少云颁发的英雄证书放大版(5月18日摄)

在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每逢新兵入伍、学员分配、干部调入,参加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参观邱少云展览馆,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邱少云之歌》,观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邱少云》,聆听的第一堂课就是“当好邱少云传人”。

面对社会上对于英雄的质疑声,官兵们满腔愤慨。“捍卫英雄绝对不是一种杞人忧天,它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政委告诉记者,他们是一支以邱少云烈士为至高荣耀和精神支柱,以传承邱少云烈士精神为己任的雄师劲旅,历任官兵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深深珍惜邱少云烈士的精神和荣誉。

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副团长马广欣说,官兵们曾为此专门组织大讨论。官兵们一致认为,英雄绝不容许被质疑,历史更不容被篡改。“这些年来,不管社会上流行什么思潮,官兵们学英雄、追英雄的热情不减!”

英雄的名誉不容玷污,英雄的部队更不甘落后。英雄的火种不仅在部队被官兵点亮,也在民间源远流长。

7月6日至20日,一场“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的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在邱少云、黄继光和“狼牙山五壮士”等先烈生前所在部队举行。来自军地52位网络名人、新媒体账号负责人和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密集发声,传播英雄精神,在网上网下引起了巨大反响。

参加活动的大V“点子正”说,通过走近部队,我们发现英雄不仅在历史里,现在这些传承了英雄的战士也是英雄,希望更多人能够主动行动,对抹黑英雄说不。

中央民族大学专职辅导员孙熙表示,身边大多数年轻学生对抹黑英雄深恶痛绝,出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不一定能对英雄感同身受。现在社会越发多元,但多元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历史,尊重英雄。

新浪微博网友“七点钟001”认为,造谣抹黑别人的成本如此之低,英雄泉下有知也会愤怒。徐焰指出,现在谣言盛行,很大原因在于网络管理不到位。

新华社客户端网友认为,光为英雄正名是不够的,对于无中生有污蔑英雄的必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腾讯网友“谈惠琴”表示,不能任由这些人信口开河,应该追究抹黑者的法律责任。(参与采写:陈曦)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