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6)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6)

第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重要支柱。战争主要是敌我双方武装力量在战场上的较量。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军队动员能力与其确定的反动的战略目标极不相称,就如蛇欲吞象,因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反法西斯国家的动员能力对达成战略目标则是游刃有余,因而胜利也是决定了的。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严重失调。以德国为例。1939年入侵波兰时,国民经济力量的劳动力与军队人数之比为23:1,1941年入侵苏联时,降到5:1;1943年降到3.8:1。劳动力匾乏造成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1942年即缺粮200万吨,1943年居民食物配给量比战前减少近百分之五十。最后为了支撑战争,德国竟把少年儿童也拉来充当炮灰。其最终的失败是注定了的。

第四,先进的科技力量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二战中敌对双方在战场上的较量也是先进军事科技能力的较量。在双方的较量中,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但武器装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希特勒执政后,在扩军备中十分重视军事科技的发展,研制了大量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诸如“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均优于苏军的坦克,在战争的头几年,德国的飞机在战术性能方面也优于苏联、美国及英国的飞机。1944-1945年,德军还装备了V-1火箭和V-2导弹,用以突击英国的军事和经济要地。这些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但是,战争开始后,由于希特勒迫害科学家和一些科学家因不满希特勒的政策而出走,德国的科技力量大为削弱。战争后期,德国的武器装备已不具有优势地位。苏联在卫国战争开始时,其武器装备确实落后于德国。但苏联在战争开始后进行了科技力量动员,斯大林亲自抓军事科研工作,致使苏军主要武器装备在1942年底赶上、1943年超过了德军。1942-1944年间,苏联坦克平均月产2000多辆,而德军才1450辆,而且苏联设计制造的NC-1,NC-2型坦克的战斗性能也已超过德军坦克。苏联在战争期间有25种新型或改进型飞机投入生产,大多数飞机技术性能由不如德国到超过德国,其中NL-2型强击机护甲和武器极佳,超过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二战中,美、英等国也很重视科技力量的动员,二战中研制了不少技术兵器装备部队。特别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依靠迁移到美国的以及本国的科学技术专家,投入20亿美元巨资,动员60万人力,研制原子弹,解决了一弄系列科技难题,并终于获得成功,先后于1945年8月6日、9日将两颗原子弹投掷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对加速日本败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总之,二战实践表明,科技特别是军事科技发展,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影响。

第五,政府效能是综合国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二战的实践表明,政府的组织效能对充分发挥综合国力赢得战争胜利关系甚大。战争动员的组织实施,既在于政府在战前制定的动员计划的周密性和比较符合战争的实际,更在于战争爆发后政府能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和战局的发展变化,以果断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力量的综合效力,才能保证战争的总体需要。以中国抗日战争为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握有全国政权,掌握国家主要经济命脉,有大量军队和兵力来源,如果动员起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抗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企图是不会得逞的。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未能有效地组织抗击日本的入侵。当日本法西斯密锣紧鼓,行将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之际,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集中兵力于南方“剿共”,打击积极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事力量,而置北疆安危于不顾,给日军侵华提供了良机。实际上,当时中国东北军的力量并不小,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日军。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正规部队约有1.04万人,加上“在乡军人”1万,满铁沿线的警察等约3000人,共计2.34万余人。而东北三省我国正规部队就有16万人,再加上地方武装约4万人,合计约20万兵力,数倍于敌。还有几千万东北同胞作后盾,又在故土作战,具有地利人和之优势。虽然武器装备和官兵素质不如敌人,但如果决心抵抗,至少可以与敌人相抗衡。然而,对东北军民自发的抗日行动,蒋介石不但不予支持,反而一再密令制止,不准抵抗,无异于助纣为虐。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中国国民党政府幻想依赖西方列强的调解,迫使日本撤兵,但这种不切实际的指望很快就落空了。对于日本法西斯武力强占我国东北地区的行动,国际联盟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无异于火上加油,致使日本侵华胆量和规模越来越大,直至1937年7月7日以“卢沟桥事变”为契机,把局部侵华升格为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此相反,中国共产能在物力、财力严重缺乏,军需民用物资来源极少,面临缺衣少食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动员民众长期抗战,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解决物力、财力困扰,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辟了中国抗日敌后战场。到抗日战争末期,财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武装力量发展到120余万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砒柱,与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一起联合抗日,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苏联政府是怎样组织全国军民打败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德国法西斯的。苏德战争前夕,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纳粹德国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德国由于控制欧洲大部分军事经济资源,其工业基础超过苏联50%以上。到1942年,由于苏联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加上大工业处于东迁过程之中,德国的工业基础已超过苏联2-3倍。但是,苏联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全国的总动员,发挥资源雄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到1942年底就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战时转轨,并在主要技术兵器的生产上超过了德国,为扭转战局和最后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有效增强综合国力。以苏联为例。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得力于国民经济协调一致的发展与坚实经济基础的建立。建国之初,列宁就曾再三强调,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至苏德战争前夕,苏联已建立起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拥有巨大的物资储备。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虽然由于战略指导失误,蒙受巨大损失,但他们及时纠正错误,一年之内便完成了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全力保障军工生产,但始终注意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至战争结束时,民用企业生产一直保持适当比例,粮食生产不断上升,物资储备相当于苏德开战时的水平。苏联卫国战争终获胜利的经验证明,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此同时,国防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没有强有力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就没有保障。因此,只有妥善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西斯国家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军抑民”攻策,把扩军备战和发展军火工业置于首位,大力削减民用工业和与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这种严重的畸形经济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致使国家各种矛盾激化,实际上削弱了支持战争的经济能力,削弱了综合国力。本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战前德国工业水平高居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首,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其畸形经济的脆弱性日渐显露出来,到1945年,国力枯竭,国民经济陷人崩溃的境地。让我们再看看法西斯日本是怎样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战前日本即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军事化,到1941年,70%的民用工厂转为生产军品,致使各种矛盾爆发,原料、财政、劳动力危机及政治危机接踵而至,终于导致了经济的总崩溃,直至战败投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