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回顾(4)

王键:北伐军占领上海之前,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周恩来领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军占领了上海。随着革命胜利的进展,两党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但更重要的,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国共合作的原则。

我这更想强调的是我们历史上更多地记载是“四一二”上海和“七一五”武汉政变,实际上包括“四一五”李济深广州政变,当时是三大事件,都很厉害。因为李济深在抗战后期,他跟蒋介石掰了,成为民主人士,而且他积极协助共产党,出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不太提。我个人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我们中华民族负责的角度,当然我个人是崇拜尊重李济深先生的,但他在1927年4月15号,确实搞了一个四一五的广州事变,屠杀共产党,包括革命群众。现在到广州党史研究室看,好多资料。但是他的后期,做了很多有利于革命,有利于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解放的事情。当时,三大事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造成严重影响,可以讲就是因为这三大屠杀事件,造成了国共合作基本上决裂了。开始是一致对外,后来枪口对内。实际上包括冯玉祥这样的很亲共的人,虽然他没有屠杀,但是他把所有在西北国民军里面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包括邓小平在内。他倒是没有杀人。

梁云祥:也就是说当时大部分的国民军是由蒋介石控制的,即使有像冯玉祥西北军,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等等的这些,他们虽然不听蒋介石的,但是他们也不喜欢共产党。所以国共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一些祸根,他们最终的政治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北伐的过程中,随着北伐的胜利,实际上双方彼此有抢夺胜利果实的意味在里边。比如都想控制某一个地方,就发生摩擦,到了上海终于爆发了,发生了“四一二”政变。只不过过去我们强调“四一二”和“七一五”多一点,实际上广州同样有一个政变。而正是因为有国共的决裂,所以后来共产党打出了独立的旗帜。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政党,现在要建立自己独立的武装,所以就有了南昌起义。

王键:你说的很对,你既然向我举起了屠刀,我要保护自己,我也要拿一把刀,第一把刀就是南昌起义。我们记载南昌起义,更多地记载是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等。大概在多年前,中共最新的党史资料揭示,实际上中央党委最早主张在南昌起义,最后拍板的人是李立三,中共党史已经确认。第一因为他当时在主持工作,第二实际上当时是不是在南昌举行起义,第一个反对的是张国焘,这个在历史上已经讲了。但其中还有一个人也不太同意,他同意举行武装起义,但他主张在九江,他说南昌国民党军队太多,可以在江西的九江地区,是周恩来。现在党史资料都公开了,当时周恩来也是说不要在南昌,换一个地方。李立三坚决不同意,说在南昌举行有若干的便利之处,最终听从了李立三的拍板或者说听从了他的建议,举行了南昌起义。这一段历史,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一些,这个历史的真实还是要看到。

因为李立三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文革后期,当然不止文革后期,包括他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他主持工作的时候,有一些主张比较左倾盲动,所以一直在党内受批判,建国以后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在1967年文革的时候喝安眠药自杀。所以涉及他的历史基本上就不讲,或者少讲。

梁云祥:现在我们渐渐恢复正常,尽可能恢复历史的原貌,他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即使是后来评价不高的人,在前期可能也立过功。

王键:所以我们今天谈历史,要把更多的历史真实过程、真实人物、他们的真实影响,让大家关注到。李立三在共产党建立第一支武装这个事情上,应该说是相当重要的,他一直坚持在南昌。我们知道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秘密会议,决定中央迁到广东,把革命根据地放在广东。李立三经过调查,认为共产党再去广东,把它恢复成为共产党的根据地绝无可能。因为张发奎的势力相当强大,我们只有找他薄弱的地方,在南昌,这是李立三对革命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立三同志的贡献,这几年已经在讲了。

梁云祥:另外正因为有南昌起义,共产党也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国民党开始武装斗争,这就有了十年内战,国共决裂的十年。决裂的十年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迫使红军长征,这一段历史我们观众大体上都知道。

王键:我们知道除了南昌起义,随后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的。特别是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的秋收起义。(梁云祥:上井冈山,然后发展成为夺取政权。)秋收起义之后撤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井冈山的意义。秋收起义之后从湖南向井冈山撤退的途中,经过一个叫三湾的地区,进行了三湾改编。毛泽东在那儿开了一个会,这个部队原来是一个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撤到三湾的时候,不足一千人,毛泽东把这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然后宣布把连队建在支队上。这是共产党建军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三湾改编。支队建在连上,在班排设党小组。

梁云祥:党要对军队进行绝对的领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王键:所以毛泽东三湾改编是很重要的。之后就撤到井冈山。后来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失败后的一批军队,上去与他会师,会师以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是政治部主任。不管怎么讲,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虽然是失败了,但他带领的是比较正规的军队。

梁云祥:是中共最早军队的核心,包括我们都熟悉的一些人后来成为元帅。

王键:陈毅、粟裕、林彪都是在这支部队,都上了井冈山的。还有军队上像陈士榘、何长工这样的人,太多了。

梁云祥:总之,那时候,红军的建立,根据地的建立,虽然国共分裂了,但是对中国革命来说也是划时代的。

王键:你搞反革命暴动,但是也促进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独立搞武装斗争,独立创造军队的一个进程。

梁云祥:过去是和国民党合作,然后在国民革命军里边有一部分共产党人,但是名义上还是人家国民革命军,还是国民党的军队。所以到一旦决裂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听国民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次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合作。

王键:对,因为当时共产党也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去做活动,虽然我们保留了独立的共产党的身份。

梁云祥: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第一次合作,虽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但是合作的时间很短,很快就决裂,而且决裂给中国造成了十年内战,十年内战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不管起因是什么,毕竟是个不好的事情。(王键:对中华民族的消耗这是巨大的。)我们的近代化、现代化过程都减缓了。

王键:所以我们知道在中国国内当时有国共的内战,还有地方军阀混战。有蒋阎、蒋冯、蒋桂战争。帝国主义趁我们国内不断有动乱,(梁云祥:再有侵略)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爆发?我们要探讨这个问题。从三个角度来说,第一是国际因素,1929年美国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也影响到日本,日本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的因素是什么?一贯它就想扩张,经济危机更加促进了它的政治扩张。再看国内的因素,中国太弱,国内不稳,总是想委曲求全。当时发动九一八的时候,中国的东北军据说有十八万,包括地方武装警察有二十多万,而关东军才一万多,包括一些守备队也不足两万,竟敢向我们发动全面的进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确实值得我们回忆,说为什么日本在那样弱势的情况下就敢打?我们除了分析它军国主义性质以外,就是国共那个时候不合作了,互相在打。外敌就趁机来抢夺你的领土,抢夺你的资源。所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引起的一系列的后果,不仅日本来抢占的我们领土,其他帝国主义也趁着这个时候不断地攫取中华民族的利益。

梁云祥:后来国共两党打了十年仗,在打仗的过程中,国民党基本上统一了全国,至少名义上统一了,尤其是1928年,1928年易帜对日本的刺激比较大,日本一直想要一个分裂的中国。他觉得分裂的中国它更好驾驭,更好独占。然后到了30年代,就像你刚才谈到的,和当时的世界经济危机有直接的关系,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占的殖民地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不像其它国家那么大。到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政,就是资本主义的列强带领着自己的殖民地是一个经济单位,互相之间各种贸易壁垒、封锁。所以日本那个时候就感觉到很困难,因此就想通过武力来占领市场和资源。首先面对的就是中国大陆,尤其是1928年张学良易帜之后,它就觉得如果不通过武力,它已经不可能去支持一个中国国内军阀独立,满足它的愿望。所以在这个时候,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在1932年还有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实际上都是想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前提下,趁乱把中国肢解,然后获得它的利益。

王键:你讲的非常对,因为日本从日俄战争以来,它已经把东北视为它的势力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它也认为是它的势力范围。当时日本帝国,当然我这个帝国是指当时的概念。(梁云祥:日本它自己称自己是大日本帝国。)

1895年4月17日,通过甲午战争日本攫取了我们的台湾,已经把台湾包括澎湖列岛变为它的殖民地。1910年强行合并朝鲜半岛,也形成它的殖民地。但不管怎么讲,这两个殖民地经济实力比较弱,它要继续向中国(进攻)。它当时定的国策就是大陆政策,我们都知道日本当时有个山县有朋,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的生命线,是放在了中国的东北,进一步地向中国的华北、华中(进攻)。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基本上是从北,从东,从西南几个角度同时向中国大陆进攻。所以说今天日本还有些人在历史问题上掩盖,实际上把当年日本向中国进攻的路线图一看就明白了。日本当时就想彻底地灭亡中国,把整个的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梁云祥:它成为一个统治者。)完全是由它来主宰。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