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胜,“兵要地志”在抗战初期的重要战略作用

细节决胜,“兵要地志”在抗战初期的重要战略作用

战争的胜利取决于细节

70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历时最久、战线最长、伤亡最大、损失最重的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落幕。

毫无疑问,中国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场极为悲壮的惨胜:作为胜利方,我们为这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何等令人痛切的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随着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临近,各种回顾与反思文章对这场战争及百年中日关系史进行了宏大的描述和概括。但以笔者有限的阅读所见,其中极具深刻洞见者,莫过于刘亚洲将军的一段话: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这是对甲午战争的痛彻反思。但其所指出的中国人的毛病,却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中,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无不浸透和反映出我们民族优秀品质之外的盲目自大、大而化之、重言轻行的一面。适逢战时,这些特点在中国旧军队身上的投射便尤为明显。

1

1938年9月6日版,侵华日军地图。

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谋算、取决于细节。在这些每一只马蹄铁的丢失都可能决定战争最终胜败的细节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兵要地志”。在这方面,与早于半个世纪前就下手做准备的日军相比,中国军队一开始便先天不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