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成果要靠什么来体现

审计成果要靠什么来体现

中国审计署今日发布2014年度审计署绩效报告,报告显示,在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中,2014年审计署财政拨款支出共12.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56,人均审计成果为9274万元 ,即审计每花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9月9日中新网)

审计每花1元财政资金,即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当然值得在审计署绩效报告中书写一笔。这一绩效和审计总成果的取得,除了审计部门自身的绩效意识和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之外,近年来审计范围的扩大,所形成的“规模效应”,亦应该是重要原因。如继“审计全覆盖”写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后,去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全覆盖”的范围。审计触角延伸,一般而言审计成果自会有所增加。

审计成果通过量化形式呈现出来,可谓一目了然。但是如何看待这一审计成果,却仍需辩证思维。一方面,通过审计为国家财政带来增收节支,确实是直接的审计成果。且规模越大,越能反映审计的作用和成绩。但另一方面,审计署作为一个“发现问题”的部门,其审计成果越大,也意味着当前各领域内的问题越严重。所以,真正的审计成果,不仅是即时性的挽救经济损失,更应该是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能够被即时化解。

提及审计,人们印象最深的或许还是“审计风暴”。2003年,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是年6月,时任审计长李金华代表审计署,提交了一份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并首次全文公布了牵涉很多重要部门的审计报告,一时引发各方关注。从今天来看,这一“审计风暴”的开启,无疑为审计署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的勇气和传统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而近年来,随着审计体制的完善,审计风暴的常态化,人们不仅期待看到审计部门能够敢于揭露问题,更希望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能够被追责、公开,并最终得到制度化解决。然而,现实已然离人们的期待包括审计部门的希冀,仍有不小距离。

以2014年的审计报告为例。该报告的“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部分,开宗明义的指出:“审计发现的问题,有些长期存在但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也不利于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具体制度规定未及时修改完善,特别是一些部门规章与改革发展形势不相适应,部分领域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不到位,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改革,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长期存在”、“根本解决”,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立足于发现问题、检视漏洞的部门,决定了它自身并无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形成防范问题的制度建设,仍需由具体部门甚至是顶层设计来接力。审计发现多少问题是一回事,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则是另外一回事。而社会进步的实现,除了权力部门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的能力,更在于有补漏、解决问题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可以说,审计的最大成果,应该体现为它所审计出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导向制度上的补缺与完善,不再让审计“重复昨天的故事”。

成绩的另一面往往意味着问题。一如人们看待反腐,被严惩的官员之多、级别之高,仍只是对存量腐败的清理,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本身并不能代表治本。审计署的绩效报告同样应该作如是观。一份数字光鲜的审计署绩效报告,可看作是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果,但也可能反映的是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审计仍有太多的老问题可挖。认识到这一点,方能算是对审计署成绩单的一次理性审视。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