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美语”激能量  不说“禁语”彰师表(3)

常说“美语”激能量 不说“禁语”彰师表(3)

【启示与思考】

是人都要说话,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生活,都要和人打交道,打交道就要说话。人与人的交往、交流是从语言开始的。没有语言,不会说话,交往、交流就困难,甚至不可能。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说话,都能把话说好呢?不一定。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需要训练。不但领导要学会说话,熟练掌握说话艺术,提高说话水平,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而且,每个职业的人们都需要学习说话,学习语言艺术,学会用语言打开他人心扉,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教师,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教育引导学生,都离不开说话,更需要注意说话,学会说话。

湖北省征集教师“十大美语”、“十大禁语”,倡导教师多讲“美语”、不说“禁语”,以此规范教师行为。在学生面前,在课堂上,在校园里,教师语言是职业语言,教师行为是职业行为。教师,因为肩负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下一代的重任,要求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角色期望最高,要求最严。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所以教师说话不可不慎,不可不三思而开口。切不可口不择言,胡言乱语,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打击学生自信。这是因为教师需要面对和教育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头脑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一句真诚的鼓励可能点燃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成就人生的辉煌。一句不当的挖苦可能让学生从此意志消沉,自暴自弃,自毁人生前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句子,从明代万历年间流传至今,揭示了用“爱语”结善缘的交往准则。教师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在教学用语中一句真心的“良言”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小宇宙”,产生无法估计的正能量;而无意中的一句“恶语”则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影响孩子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让我们借助这次省教育厅开展“争做‘四有’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的契机,认真反思教学用语,树立“常说‘美语’激能量,不说‘禁语’彰师表”的教育理念,争做新时期的四有教师。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