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自古以来,战争便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人们固有的战争观,极大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认识。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对一战后形成的战争观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而且引发了战后国际战争观的再度转向,并衍生出新的战争观,其影响至今犹存。

战争观的内涵及其代表

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具体地讲,战争观的理论构架,包括对战争的性质、起因、目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待战争的态度、控制战争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此,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中不乏公认的力作。按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划分,20世纪影响比较大的战争观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战争观、理想主义战争观以及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观等。其中,现实主义战争观一般把战争看作一种实现目的的必要手段或工具,同道德无关。理想主义战争观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正义战争论则是二战后兴起的新的战争观的典型代表,在整理前人见解基础上另辟蹊径,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至今仍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战前国际战争观的演进

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战争观是以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的战争工具论,即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作为一种工具,战争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与道德无关,因而也就无所谓正义与否。这种观点自诞生以来逐步被欧洲各国统治者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的军事领导人在面对可能引发战争的争端时无不跃跃欲试,丝毫没有对战争后果的担忧,就是明证。此外,当时《战争论》不仅在欧洲译本繁多,且在20世纪初亦传到了亚洲:1903年传入日本,被日军奉为军人的圣经,日俄战争后成为推动日本走上侵略道路的“加速器”;1911年辛亥革命前期,该书还被保阳陆军学校的士官们译介到中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在当时是如何受到各国广泛的推崇和重视,堪称是一战前主流国际战争观的另一证明。

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现实主义战争观的滑铁卢。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一战本质上是一场空前的总体消耗战,其破坏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据统计,一战期间双方兵员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人,其中德国180万、奥匈帝国170万、俄国130万、法国140万、英国及英帝国100万、意大利61.5万;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分别损失33.5万、32.5万、9万和5.5万;俄、奥、德、法、英等国共有1860多万人受伤。战争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被战争残酷现实震惊了的精英们开始反省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在此背景下,战前居主导地位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受到冷落,富于理想主义的和平主义思潮兴起,基本观念是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正如英国国联协会领导人谢波德所言:“任何战争,不管其原因如何,不仅是对基督教的一种否定,而且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战争不再被顶礼膜拜,甚至成了人们害怕、厌恶的词汇。1928年,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起初签约的只有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包括但泽自由市)。尽管《非战公约》缺乏任何实质性的条约约束,但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以缔约的方式宣布放弃战争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声明,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战争观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昔日对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观的盲目崇拜已经让位给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和平主义非战观。

这种理想主义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在此背景下,英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挑衅,固执地推行绥靖政策,企图通过理性妥协解决争端、实现和平。但是,盲目的让步并没有换来和平。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国对波兰的闪电入侵,新的世界战争再次爆发,这标志着和平至上的理想主义战争观彻底破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