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全国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积极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努力创新,全面探索方法和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24字方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要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借助科研平台优势,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非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差别,论证它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关系和区别,在高校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更好地为在大学生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论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尤其是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常态工作机制,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有制度可循,依制度落实,为制度所保障。

抓住主阵地作用,创新课堂教育模式,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大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堂和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培育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帮助其将理论由知识接受向信念认同转化;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承担着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会的作用,设计开展“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类社团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被动为主动;校外实践平台承载着学校与社会对接的重要作用,高校要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丰富实践载体,拓宽实践领域,用科学的实践理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增强针对性和认同性,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开阔学生视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广泛搭建交流机构和平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外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整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联合教育模式。价值观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其参与的人越多,参与的面越广,培育的力度就越深,收到的实效也更好。要大力协调整合社会培育、学校培育、家庭培育和自我培育“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通过社会培育,积极营造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社会风气与社会舆论,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4年的培育,在充分发挥主流价值意识内化主导作用的同时,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塑造;通过家庭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人格风尚,自觉弘扬传统文化,树立社会新风尚,主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自我培育是主观的教育和接受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决定培育的效果,因此,要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挖掘群体激励、群体竞争、相互对比、相互效仿等群体教育方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