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如何与经济对接(2)

人才如何与经济对接(2)

须承认人才资本的价值

现代理论界认为,人才资本属于价值范畴,这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同出一辙,是它的逻辑延伸,它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商品属性和特征。既然承认人才是商品,就要承认人才的经济价值,承认人才作为商品应具有的价格。而且,与其他商品一样,人才的价格原则上要与其价值相一致。

人才的价格决定于人才资本的稀缺程度和人才资本供求状况的不平衡程度,人才价格的状况和走向(特别是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及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资本开发与管理的水平,反映了当地人才市场的运作水平。

杰出人才通过人才资本的价值增值,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这些贡献,有些是可以通过经济效益评价来计量的。如,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近20年内,其杂交水稻技术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每年为世界多养活了7000万人;而有些贡献则是超价值观念的,非货币形态的价值尺度可以准确衡量,因而是无法推算和不可计量的。如,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曾挽救过世界上多少人的生命?爱迪生一生的一千多项发明,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基于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而实现的原子能和平利用,给人类开发了多少能量?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人才资本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问题非常严重。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在国有企业单位月薪只有几千元,到了外资企业就是数万元?是不是他的“价格”的变化意味着其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在公有制单位业绩平平,而作为私营企业主却能打拼、发展到亿万资产?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的能力的发挥和价值的增值?

人才资本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根源,还是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优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愿意承认人才资本的价值。

人才资本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重要表现,是把人才当作廉价劳动力。由于人才资本的廉价使用,又造成了对人才的虚假需求,造成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庞大和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优秀人才在做着他们不应该做的事情,人才浪费严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