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倾听人民心声,凝聚攻坚合力,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治理效能。这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提供了广阔舞台。

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制度上、法律上坚持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保证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保证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包含“人民”的范畴,是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人民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监督权,保证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包括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两个方面。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而集中的本质是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同时,民主必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而民主集中制就使得人民民主在制度的渠道内得到有序的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政治参与依法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治理现代化的标志,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最根本的就是使人民民主法制化,使人民民主依法有序地得到实现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人大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通过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将人民群众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地表达和反映,使之依法有序进入国家决策和各项工作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协调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使国家的各项工作协调一致地进行,避免相互扯皮,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地运转,保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