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谋划中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探索研究现代化远景规划
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时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换言之,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不仅要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100年”(建党100年)的伟大任务;而且还要率领全国人民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第二个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伟大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两大历史任务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全面建设好小康社会才能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并为未来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不要以为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简单延续,它是更高阶段上的国家建设,必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新问题、新挑战,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宏大的战略、更严酷的斗争,是经济模式、生产方式乃至文明形态的根本转变和飞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反观和审视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更主动地对接未来现代化的新征程。换言之,我们必须全面规划好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决不能认为它离我们还很远,还用不着操心。要知道,国际上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的国家比比皆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它们的教训。
由此可见,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我们党既要率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科学认识和谋划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积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我们即将开启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也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并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包括“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战略设计。这为未来30多年实现“第二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乃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目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胜利在望,从2021年开始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未来的这30年并非一帆风顺,既有不断出现的艰难挑战,也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需要认真谋划、大胆开拓、谨慎行事。我们要研究清楚,在未来30年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做哪些事情、采取哪些举措、经历哪些阶段、克服哪些困难、实现哪些目标,切实发挥其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万众一心、共创辉煌的作用,确保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众所周知,3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刚刚启动的历史时刻,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在总结、借鉴毛泽东“两步走”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基础上,逐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邓小平因此成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现在,我们到了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关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及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两个100年”的发展战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设计。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